金台区三迪小学教师王琪:燃烧青春年华 扛起使命担当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7-15 05:01

      三尺讲台,一颗爱心;放飞希望,乐此不疲。她在平凡中追求挚爱的教育事业,在清贫中享受教书育人的快乐。她就是宝鸡市金台区三迪小学教师王琪。

      1999年8月参加工作,至今已经20余年。在这20余年里,王琪把满腔的热血都献给了她挚爱的孩子们,把勤劳和智慧都融入到了那小小的三尺讲台之上,使这沃土上的花儿茁壮成长,竞相绽放。



宝鸡市金台区三迪小学教师王琪


教书育人 积极进取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王琪始终把教书育人当作自己的第一要务,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多年来,能坚持学习学科领域中最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方法,积极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积极参加校本培训学习,认真踏实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上课充满激情,充分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全面关注学生的状态,为了上好每节课,她总是提前认真备课,写教案,精心准备,力求课堂的扎实高效。在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大力激发孩子的课外阅读的兴趣,经常在班上开展好书推荐、共读一本书、读书交流会等活动,让孩子由内而外散发出不一样的气质。课下经常上网学习,认真做好业务笔记,还经常与其他老师交流教学经验,她深信,只有教到老,学到老,才会永远站在教育领域的最前端。平日凭着扎实过硬的基本功,所教的学科成绩多年来始终名列前茅。



宝鸡市金台区三迪小学教师王琪关爱呵护学困生

爱生如子 严中有爱

      教师对学生的爱源于母爱,却盛于母爱。因为教师对学生的这种细心的爱,是一种理性的爱,它能唤醒学生身上一切美好的东西,激发他们扬帆前进。作为教师,王琪关爱每一个学生,对学生爱中有严,严中有爱,不偏爱一位好学生,更不放弃一位学困生。她每天都利用课间和放学前的时间给孩子们补课,班上有几名学困生,经过王琪的努力,都有了明显进步,她经常说道,当老师是吃良心饭的,要对得起孩子和家长,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用颗朴实的爱心去爱每一位学生。本着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信念耕耘在教育的沃土上。尤其是对待特殊家庭的孩子,她更是付出了比其他孩子更多更真挚的爱。班里有个叫小刘(化名)的孩子。从小就是奶奶抚养长大的,父母因为特殊原因常年不在家,孩子从小就得不到父爱、母爱,孩子的养成习惯比较差。在班里,孩子好动、调皮,不爱学习,有攻击性。作为他的老师,他的班主任,王琪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学习没人管,每天放学就把孩子留在办公室,陪他写作业。孩子有攻击性行为,在进一步了解他的家庭情况之后,王老师对孩子付出更多的爱。时不时给孩子送上一些学习用品。课堂上给孩子更多的鼓励和微笑,在外玩耍不回家焦急地寻找,这些都是发自内心的对这个孩子的关心和记挂。终于在王琪坚持不懈地努力下,野马般的孩子现在能安安静静地坐在那写作业了,这就是当老师的幸福感。作为一名班主任,每学期按计划开展各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的班级活动,如:“我是文明小队员”“我是小小安全员”“我是爱心小天使”等有意义的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王琪所带的班级有良好的班风和学风,经常被学校评为“优秀班级集体”。



宝鸡市金台区三迪小学教师王琪课堂上对孩子们悉心指导


不断更新 完善自我

      作为一名教师,王琪深知欲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的不仅仅是一桶水,而是一潭不断更新的泉水,尤其是在当今知识更新非常迅速的年代。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她积极参加各级的继续教育学习培训,不断追踪教育科研信息,了解本学科的教育教学动态,现代教育理论和方法。平时挤出时间努力学习新的教学理念,认真研读《教师的五重境界》《给教师的100条建议》《静待花开》等专业教育书籍、从中汲取养料,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及实践能力。

      王琪毫不吝惜地燃烧自己,发出全部的热,全部的光,全部的能量照亮着每一个学生前进的道路,呵护着每一个幼小心灵的健康成长。她的无私奉献,春风化雨似潺潺的小溪,滋润着每个孩子的心田;她的谆谆教导,润物无声让孩子们笃定前行,成长不息。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