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地理分布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8-13 16:41

  陕西省按照自然地理特征,大致分为关中平原、陕南秦巴山地和陕北黄土高原三大自然区域。由于自然条件差异,人口分布很不均匀。关中一直是人口稠密区,1949年建国初,关中地区总人口735.8万,占全省总人口55.8%,人口密度为137.5人/平方公里;陕南458.6万人,占34.8%,人口密度为65.5人/平方公里;陕北地区187万人,占14.2%,人口密度为22.7人/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26%的关中平原,承载着55.8%的人口,人口密度分别是陕南和陕北的2.1倍和6.1倍。

  建国60年来,全省人口分布基本保持这一态势。将1949~1982年和2009年作以对比,关中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由55.8%上升到58%和62.7%;陕南由34.8%下降到28%和22.8%;陕北由14.2%降至13.9%,又回升到和14.6%。三个区域的人口分布比例大体为4∶2∶1。人口向关中地区集中的趋势明显,西安人口增幅最大,其次是宝鸡、咸阳两市。陕南人口比重下降明显。陕北人口比重与建国初基本持平,略有上升。

  陕西省1949~2009部分年份人口地理分布比重表

  

  表2-2-1                                                           单位:万人

  

  注:关中地区含西安市、宝鸡市、咸阳市、渭南市、铜川市和杨凌示范区;陕北地区含延安市、榆林市;陕南地区含汉中市、安康市和商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