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沈马” 一城绽放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9-25 07:47

参赛选手品尝沈阳美食。本版图片张文魁摄

沈阳市体育运动学校田径队员包揽女子半马前三名。

10年

一段不算短的旅程,见证“沈马”的成长与突破,从青涩到不断勇攀高峰。

从无到有,从有到精,“沈马”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新台阶,见证这座城市的绽放。

马光远的第十场马拉松

随着十年的成长,沈阳马拉松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一些社会名人慕名来沈阳参赛。中央电视台评论员、著名经济学家马光远完成了首次“沈马”。顺利完赛后,他表示:“今年‘沈马’的天气和跑道非常舒服,今天跑得很开心。”

谈到今天完赛感受,马光远说:“沈阳马拉松的赛道非常漂亮,赛事气氛热烈,跑起来感觉很舒服。在我看来,大众跑者很容易适应‘沈马’跑道,这里没有难度特别高的地方。今天和几个朋友一起跑,一路非常开心。比赛过程中,跑道两边的沈阳市民很热情,一路下来,经常能听到大家给我们加油。”

马光远坦言,自己已经关注沈阳马拉松多年,“我是一个初级跑者,长跑将近两年的时间。多年以前就听说了沈阳马拉松,一直在关注。今年是沈阳马拉松第十年,也是我个人参加的第十场马拉松,很荣幸参加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沈马’。祝沈阳马拉松越来越好,影响力越来越大,沈阳变得越来越美,发展越来越好!”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丁瑶瑶高级记者马骋

刘晓磊:“沈马十年”亮点多

2024年是沈阳马拉松的第十年,赛事保障、专业竞赛等方面持续提升,比赛的精彩和魅力在这条充满故事的赛道不断突破。本届沈阳马拉松执行方负责人、北京中锐体育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晓磊接受采访时表示:“组委会在‘沈马’的第十个年头对赛事进行了升级,竞赛组织,赛事保障等方面呈现很多亮点。”

刘晓磊介绍说:“今年我们在竞赛组织方面邀请中国田径协会的专家团队来执裁,其中包括很多国际级和国家级裁判员。赛事服务方面,组委会为选手提供了很多特色沈阳食品进行补给,给大家更好的参赛体验。”

尤其是本届沈阳马拉松博览会首次在夜间进行,延长了服务时间,刘晓磊认为:“马博会上,跑友和观众们收获颇丰。除了与体育相关的展台外,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展台还有很多。我们邀请了沈阳餐饮协会、‘非遗’协会组织从业者参展,展示沈阳的特色餐饮和手工艺术品。沈阳臻品展台,我们联合中国供销社,组织‘第一书记’展台,把沈阳乡村的农副产品带到马博会,让大家对沈阳的土特产有一个全新的体验。”

刘晓磊还特别提到了“沈马十年”的相关文创产品,“我们开发了相关的纪念徽章、钥匙扣、纪念T恤等产品,还发行了‘沈马十年’地铁卡免费发放给参赛选手。参赛选手凭借免费发放的地铁卡,可以畅游沈阳,跟着赛事来旅行。”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高级记者马骋

“兔子”周琳:“沈马”好看好玩好吃

曾经是普通上班族,从未专门练习过跑步,为了锻炼身体在跑步机上闷头跑,结果发现了自己的长跑能力。周琳5年前开始参加马拉松比赛,个人全马最好成绩2小时54分,更是成为国内第一位女子全马300(全马成绩3小时)“兔子”,已经带领数千人冲击3小时的马拉松成绩。周琳参加这次沈阳马拉松,担任官方“兔子”,她说:“我希望大家都能参与到马拉松运动中,不要过于在乎速度,只要跑起来就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马拉松对周琳而言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截至目前,她今年参加了包括“北马”“重马”等十余场马拉松赛事。“我的业余生活,大多数是在跑道上度过的。”

周琳说:“‘兔子’要有娴熟的控速技术,也要有很强的调整能力,遇到一些特殊情况能及时调整,还要有鼓励跑者的能力。沈阳的赛道特别好,风景很美丽,赛后更有一场美食盛宴,烤肉、烧鸡、包子、饺子……太幸福了!沈阳马拉松好看,好玩,还好吃!希望全国的跑友都来沈阳体验在浑河岸边奔跑的感觉。”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杨博

跟着“沈马”游沈阳再续十年沈阳缘

沈阳马拉松的赛场上,不仅有年年如约而至的本地朋友,用脚步丈量着家乡的变化,还有很多“为了一场马拉松奔赴一座城”的来自五湖四海的外地朋友,他们怀揣着对马拉松的无限热爱,跨越千山万水,只为与沈阳来一场美丽的邂逅。

当镜头聚焦于半程马拉松的终点,一位身着鲜亮黄色上衣、胸前印着“湖南热跑团”字样的小伙子鲁志栋,以矫健的身姿冲过了终点线,脸上洋溢着喜悦与满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这次旅程的期待:“沈阳,这座我十年前来过的城市,今天终于又以这样的方式相遇。从长沙到沈阳,跨越千山万水的距离,只为这一场马拉松的约定,中签的那一刻,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好运。”

谈及此次沈阳之行,鲁志栋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这次‘沈马’恰逢中秋假期,而且我还有一位好朋友在沈阳工作,我们已经十年没见了。借此机会既能参加马拉松,又能游览沈阳,还能和好友见面,真是一举三得。”

时隔十年再次来到沈阳,鲁志栋感到很惊喜。“城市变化很大,越来越美。今年是‘沈马’十周年,同样也是我的家乡长沙马拉松十周年,这种跨越地域的默契,让我觉得自己与沈阳之间有着一种特别的缘分。”

谈及沈阳的美景与美食,鲁志栋更是滔滔不绝:“接下来,朋友为我规划了丰富的行程,稻梦空间的田园风光、老北市的市井烟火,都让我充满期待。我这两天还吃到了很多特色美食,鸡架、烧烤、锅包肉……我还想去吃吊炉饼,那是十年前沈阳留给我的关于味道的深刻记忆。”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谢飞燕

十年“沈马”上演“老友记”

在2024年沈阳马拉松赛场上,有一群特别的身影——几乎年年参赛的他们,用坚持与热情、双脚与汗水,讲述着与沈阳马拉松的不解之缘。

当很多跑友陆续完赛,一群互相打招呼、拍照合影的选手吸引了记者的注意。“我是沈阳九凌跑团的杨霞,每次站在这里,都会和老朋友重逢!”杨霞的笑容温暖而明媚。她的身旁,是五里河跑团的崔波,一个被大家亲切称为“老大哥”的忠实跑者。“崔哥,你这已经是第几次征战‘沈马’了?”一旁的飞淼跑团“大个儿”孙健打趣道,引来一阵爽朗的笑声。

崔波满脸自豪地回应:“从第一届开始,我就与‘沈马’结下了不解之缘,今年已经是第十年了。无论是全程还是半程,每一次的奔跑都是对自我的挑战,更是对这座城市的深情告白。我们五里河跑团现在有400多人,这次‘沈马’就有100多人报名参赛,这条赛道就是我们共同的主场!”原来,五里河跑团的成员们平日里就在这条宜人的道路上奔跑、训练、挥洒汗水,每一寸土地都镌刻着大家的足迹与记忆。谈及今年的感受,崔波的眼神中闪烁着光芒:“‘沈马’办得越来越好,服务保障也很充分。今天奔跑的沿途,不断有人给我们加油鼓劲,大家的笑容与掌声,都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在这片充满激情与梦想的赛道上,这群老友不仅用脚步丈量着距离,更用心感受着沈阳马拉松的每一次成长。他们的故事,是沈阳马拉松最动人的注脚,也是这座城市精神风貌的最佳诠释。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谢飞燕

“沈阳是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沈阳是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真的没想到,赛后还有美食盛宴,烤肉居然是现场用菊花碳烤的,就冲这些美食,我准备在沈阳再玩一天。”一位来自长沙的跑友赛后一边吃一边对记者说。

沈阳一家饺子馆为选手们准备了饺子。为了让选手们吃起来方便,他们定制了特制的饺子盒,每个饺子都是独立包装。饺子都是比赛当天早晨制作的,选手们拿到饺子的时候还是热乎的。

浑南酒吧街为选手们推出了优惠套餐,打折还送酒。浑南区文旅局局长刘海凌告诉记者:“我们的酒吧街、外滩夜市都欢迎全国跑友来打卡。”来自南京的李馨月说:“我们跑团来了8名选手,加上家属,一共20多人。我们计划今天跑完马拉松,就在沈阳度过中秋假期,沈阳故宫和辽博、浑河外滩市集都是我们必须打卡的地方,另外我们还订了二人转和脱口秀的门票,想深度感受一下沈阳的文化。”

今年是“沈马”第十年,当日也来了很多老朋友。来自北京的跑友林祥说:“我参加了8次沈阳马拉松,可以说,我见证了沈阳马拉松的成长。今年的后勤补给特别好,我原计划是跑完比赛就回北京,但是沈阳人太热情了,我刚刚打电话,让我的家人也来沈阳一起过中秋。我准备去尝尝沈阳的鸡架和老边饺子,带孩子去棋盘山跑跑步,感受一下沈阳的魅力。”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杨博

新疆小伙在本土选手中拔得头筹

在男子组全马比赛中,来自新疆的28岁选手阿奴拜克·库弯在前30多公里一直处于第一集团,甚至还领先几名外籍跑者,最终他第六个冲过终点线,以2小时19分47秒的成绩排名中国籍选手第一位。赛后,这位新疆小伙为沈阳马拉松竖起大拇指,热情的沈阳人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沈阳马拉松的赛道很好,绕着浑河跑,能够看到两岸美丽的风景。沈阳人太热情了,他们一直在赛道旁为我加油呐喊。接下来两天,我计划好好逛逛沈阳,品尝这里的特色美食。”

近几年,阿奴拜克·库弯不仅多次参加国内各城市的马拉松比赛,而且取得了不俗的战绩,他曾夺得过北京马拉松男子组全马冠军,在半马的比赛中他也多次站在最高领奖台上。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高级记者 马骋

男子“半马”亚季军点赞“沈马”

在2024年沈阳马拉松赛道上,每一位奔跑者的身影都承载着对速度与激情的追求,来自浙江绍兴的张立钢与辽宁营口的王军分别取得了半程马拉松男子第二、三名的好成绩。

站在半程马拉松的终点前,张立钢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谈及沈阳马拉松,张立钢赞不绝口:“服务保障工作很棒,分枪分区起跑的设计让比赛更加有序,大大提升了参赛体验。沿途风景秀美,每一步都踏出了不一样的风景。”对于沈阳这座城市,张立钢更是情有独钟:“沈阳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更是一座充满活力的现代都市。每一次来参赛,我都会在空余时间游玩,收获满满。”

“作为辽宁营口人,能在自己‘家门口’参加沈阳马拉松,我感到无比自豪。”王军言语间难掩兴奋之情,“赛道上的凉爽空气,沿途河畔的旖旎风光,都让人心旷神怡,仿佛每一步都踏在了自然的画卷上。”王军对沈阳的熟悉与亲切感溢于言表:“我利用这次机会游览了沈阳的各个景区,无论是沈阳故宫的庄严、北陵公园的宁静,还是中街的繁华,都让我感到无比亲切和熟悉,每一次探索都能发现新的惊喜。”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谢飞燕

女子全马季军青睐沈阳烧烤

在女子全马比赛中,两名埃塞俄比亚选手包揽了冠亚军,来自湖南长沙的黄菲在最后1公里全力冲刺,以2小时36分46秒第三个冲过终点,成为本土选手的第一名和赛事的季军。

黄菲在全国各地参加过许多场马拉松赛,这是她第一次参加沈阳马拉松,“我是南方人,这次‘沈马’之旅让我印象深刻。赛道很平整,绕着浑河两岸跑,有的地方很阴凉,风景也特别好,跑起来很舒服。虽然成绩没有达到最佳,但是能够安全完赛,享受马拉松运动就好。”

黄菲计划留在沈阳玩一天,她对这里的烤肉等美食非常感兴趣,“今天晚上准备去刘老根大舞台看看东北的特色二人转,我知道沈阳的烧烤特别有名,味道也相当不错,今晚就去尝尝。”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高级记者 马骋

沈阳市体校包揽女子半马前三名

沈阳马拉松的赛道上再次见证了速度与激情的碰撞,更见证了青春力量的辉煌绽放。当终点线前欢呼声四起,沈阳市体育运动学校的3位女子中长跑新星——18岁的张灿、17岁的王宇妍、16岁的张雅熙,以惊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勇夺女子半程前三名,包揽金银铜牌。

率先跑过终点后,张灿的脸上洋溢着自信而温暖的笑容。这个18岁的女孩,用她的坚韧和执着诠释着努力奋斗的真谛,“沿途的美景、热情的观众、专业的服务,都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接下来,我还希望更多地参加周边的马拉松,继续提升自己,在更多的比赛中再接再厉,为沈阳、为辽宁在今后的比赛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对于取得这样好的成绩,沈阳市体育运动学校校长刘森说:“我们女子田径队得到了沈阳市体育局的大力支持,聘请了非常年轻的教练团队,孩子们也特别能吃苦,未来我们会加大培养力度,支持她们取得更好的成绩。”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杨博、谢飞燕

独臂跑者田旺:希望明年继续来“沈马”

虽然他是独臂跑者,但是他的速度却很快,在本次沈阳马拉松的半程马拉松中取得了第6名的好成绩。这位独臂跑者叫田旺。

据了解,因为疾病,田旺从小就失去了一条胳膊,但是他并没有就此消沉,而是选择用奔跑对抗命运。他告诉记者:“我练习马拉松已经8年了,参加过很多次马拉松比赛。通过马拉松,我认识了很多新朋友,人生变得更加美好。马拉松让我更坚强,更乐观!”

这是田旺第二次参加沈阳马拉松了,他说:“沈阳赛道两边景色优美,路面特别适合初级跑者。我希望明年有机会继续参加沈阳马拉松,我要跑出更好的成绩!”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杨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