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传人 爱民模范
——江西省井冈山市人武部践行群众路线为民爱民简要事迹
井冈山市人武部是全军成立最早的红军武装部,前身系1928年5月由毛泽东同志亲手创建的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防务处。旧址在茨坪毛泽东旧居内。
井冈山市人武部机关现驻地是2005年新建搬迁,下辖32个基层武装部。
近年来,井冈山市人武部始终把与时俱进传承井冈山精神作为建部之魂、立部之本,面对艰苦不畏难,身在山区不守旧,积极作为不懈怠,一代又一代的干部职工传承井冈山精神,瞄准建设一流人武部、窗口人武部的目标,勇于创新作为,乐于艰苦奋斗,打造亮点特色,坚持接力发展,培育形成了“铁心跟党走、人民是父母、困难踩脚下、敢于站排头”的良好部风和传统精神。人武部先后荣获“全国拥政爱民模范单位”、“全国民兵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民兵通信样板连”等13项国家表彰;获“先进旅团党委”、“先进旅团单位”、“基层建设先进单位”、“党委班子岗位练兵先进单位”、“抗雪救灾先进单位”等23项军区表彰;1996年以来连续18年被省军区表彰为“先进人武部”,2007年以来连续7年被军区表彰为“先进旅团单位”,2013年3月还被军区表彰为“学习雷锋先进集体”。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井冈山市人武部党委按照习主席“标准更高、走在前列”的要求,发挥红色优势,弘扬老区精神,自觉以先烈先辈为镜,纠“四风”、改作风、树形象。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人武部通过各种途径,自觉与省军区首长机关同步学习,主动自查自纠,对照中央八项规定、军委十项规定、军区党委十二项规定、省军区党委十二条细则等先学先做,为搞好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打下了基础。第二批活动开展后,人武部在认真落实“规定动作”的同时,突出“红”的特色,强化问题意识,以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抓学习、查问题,严整改、正风气,按照老百姓心中红军的样子,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被老区群众赞誉为“红军传人、爱民模范”。
传承红色基因,把党的群众路线刻印在心。党的群众路线萌芽发端于井冈山红军初创时期,传承好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是井冈山市人武部的光荣使命。几十年来,人武部把“红色交接”(凡新干部职工报到,吃的第一餐饭是红米饭南瓜汤,上的第一堂课是瞻仰革命烈士陵园,发的第一本书是《红军传统代代传》,学唱的第一首歌是红军歌谣,上山走的第一条路是“朱毛挑粮小道”,第一次下基层是到挂钩扶贫村认门结亲)作为制度延续至今,目的就是为了让干部职工身在老区不忘本、牢记宗旨保本色。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人武部把学习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强军目标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与读好中央和总政编发的五本书、军区首长推荐的两本书,以及军分区下发的《学习资料汇编》、《红色经典故事》和自己编印的《井冈山斗争学习史料》结合起来,反复读,深入学,用心悟。以井冈山100多处革命旧址为生动教材,开展“枫树坪前话军魂”、“八角楼前讲传统”、“黄洋界上谈使命”、“烈士陵园明宗旨”等配合活动,让每名干部职工都把党的好传统好作风印在心里、植入灵魂。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军队要像军队的样子等四个大讨论,组织大家对照“三严三实”要求立标准,领悟焦裕禄“四句话”精神谈追求,重读曾志老前辈遗书《生命熄灭的交待》思得失,听龚全珍老阿姨讲甘祖昌将军的故事淡名利,大家普遍感到,受到了一次深刻的传统洗礼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教育。人武部原部长阳作明扎根红土地、义无反顾,多次放弃交流到浙江、上海等地工作的机会,他总是说:“我的根扎在这里,即使转业我也不离开这块红土地!”
强化问题导向,以自我较真的精神查找解决问题。人武部把查摆和解决问题作为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的前提和关键,多措并举、广开渠道,严查细抠、立说立行。在自下而上召开党小组会、支委会、部党委会,运用组织力量查找问题的基础上,打开“五扇大门”,采取登门拜访、发函去电等形式,广泛征求地方党委政府、人武部老领导和老职工、基层专武干部、帮扶村老党员、老村支书、老民兵的意见建议,接地气、听民声、纳真言。部领导以拉家常的形式,上门找每一个干部职工谈心,到田间地头与群众边劳动边唠嗑,让他们主动掏心窝子讲真话。目前,已征求到意见建议108条,部党委梳理归并为7个方面28个具体问题,组织干部职工逐个进行了“分解认领、对号反思”。能立即改的17个问题已经整改到位,一时不能解决的11个问题都明确了责任人,列出了时间表。针对有些同志反映民兵训练实弹实投少、练兵打仗的氛围不浓、标准不高的问题,人武部紧贴任务抓好民兵力量整组,4月中旬,组织了110名民兵的实战化训练,同时指导125人的常住民兵应急连加强了专业训练和演练,民兵遂行任务的能力明显提升。
牢记为民宗旨,在服务老区群众中求作为树形象。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目的是重塑党的形象,拆掉党和老百姓之间的“隔心墙”。井冈山市人武部以“进农家门、帮农家困、结农家亲”活动为载体,像当年的红军工作队那样,干部职工走村寨、吃碰饭、住农家,真心实意、实实在在为老百姓、为老区发展办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茅坪乡马源村,人武部领导了解到村民刘卫东家里没什么经济来源,生活比较困难,就想办法帮他联系到映山红瓷厂工作;在拿山乡樊家村,村民陈家富夫妇都是聋哑人,女儿陈茜在读高中,生活靠低保勉强维持,人武部当即把他家作为部里的重点帮扶对象;在敬老院,看到老人们大都还用肥皂或洗衣粉洗澡洗头,第二天就送去了洗发水沐浴露,手把手教老人们怎么用。这些年,人武部始终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把老百姓的需求和冷暖挂在心上。许多老百姓都说,遇到了困难,就找武装部帮忙。在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六个兄弟人武部携手开展的“联学创新理论、联创先进组织、联建文明乡村”活动中,人武部主动当好沟通协调的联络员、传递信息的通信员、保障活动的服务员、日常工作的办事员、资金使用和项目推进的监督员,真正把好事办好,把钱花在老百姓身上,联建单位的军地领导都说:“有你们武装部协调对接,我们很放心”。
擦亮窗口形象,带头弘扬艰苦奋斗的好作风。人武部干部职工经常想,当年井冈山的老百姓为什么倾其所有支持党和红军,就是因为从毛委员到普通士兵,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同甘共苦心连心。教育实践活动中,人武部用毛委员朱军长和战士一块挑粮上山,节约每一个铜板闹革命的斗争故事,教育大家“党员干部就是要模范带头,红军传人就是要艰苦奋斗,践行宗旨就是要一心为民”。干部职工从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张纸开始,把人武部当家来建、当家来管,一项一项的卡、一点一滴的抠、一分一角的省,营院绿化管理从没花钱请过人,干部职工办公室至今都没有装空调。井冈山雨季长、雾天多、潮气重,“十里不同天”。有人讲,到这里旅游休闲几天是享受,长期工作生活身体受不了。在这里小孩上学、购物看病条件都比较差,物价比省城都贵,人武部干部职工90%患有风湿性关节炎,大多数分居两地,很难过上一个完整的周末,但没有一个人患得患失,没有一个人提出调离或转业。这些年,随着红色旅游的兴起,每年到井冈山参观学习、开会培训的各级领导、部队官兵上万人,人武部严格按照改进作风的规定,制定了接待保障的“铁规矩”。日常公务接待一律安排在人武部招待所,吃“四菜一汤”的“红军套餐”,有时老干部和地方领导来也只喝自己酿制的“红米酒”。许多来过人武部的领导和客人都说,你们接待守规矩,待客很热情,菜里有故事、酒里有文化、饭里有精神,把艰苦奋斗精神发扬到了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