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北京市
最近,小宝一打开各个平台
就被李子柒复出的消息疯狂刷屏
“李子柒回归”等话题
迅速登上全网热搜榜
这次
她以“传统文化创作者”的身份回归
制作非遗的视频一经发出
短短一个小时就上了热门
时隔三年,李子柒还是那个李子柒
还是那个熟悉的味道和感觉
李子柒的回归
不仅让人们看到她的坚持和努力
更看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
#全国文旅邀李子柒推荐各地非遗#
话题热度直线上升
在这里
小宝热情召唤
期待李子柒来宝鸡
感受这里的非遗魅力
至2024年
宝鸡拥有
国家级非遗项目6个
省级非遗项目67个
市级非遗项目143个
县区级非遗项目537个
……
凤翔泥塑
© | 宝鸡文旅
凤翔泥塑是
泥土中成长的金娃娃
也是泥塑界的鼻祖
泥塑发源于宝鸡市凤翔区
始于先秦西周时期
流传民间三千年之久
是至今中国保留最古老
最具民族特色的泥塑类手工制品
2006年5月20日入选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 宝鸡文旅
以黄土为主要原料
经过制模、彩绘、装色、上光等
数十道工序制作而成
造型优美、生动逼真
具有乡土生活气息
当泥土被千抟百塑
人物、动物便初具雏形
笔锋游走间
挂粉勾线、彩绘点睛
“泥耍货”瞬间有了灵魂
© | 宝鸡文旅
剪纸
© | 宝鸡文旅
一把剪刀一张纸
宝鸡人就能剪出整个世界
宝鸡剪纸种类繁多
源远流长、种类繁多
有千阳精怪剪纸
陇县染色剪纸、岐山剪纸
凤翔剪纸等剪纸艺术
目前已先后 列入陕西省
宝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 宝鸡文旅
宝鸡剪纸题材广泛
世间万物无所不及
顷刻间变化出七十二般模样
花卉盆景、飞禽走兽
亭台楼阁、山川人物
大千世界尽现眼前
呈现出一个丰富多彩的剪纸艺术世界
不仅是精巧手工技艺的展示
更是作为一种审美方式
和情感纽带在民间代代传承
© | 宝鸡文旅
西秦刺绣
© | 宝鸡文旅
西秦刺绣
是种以针为笔的生活艺术
它流传地宝鸡地区
这里是周秦文化的发祥之地
民间手工技艺历史久远
西秦刺绣作为农村妇女的基础技能
而普遍存在于广大农村
以家族、亲戚、邻居关系为纽带
世代传承,一代又一代流传至今
2008年6月“西秦刺绣”被列入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 宝鸡文旅
藏在针尖里的非遗手艺的
西秦刺绣题材丰富多样
构思奇巧浪漫、色彩明快热烈
绣花针下的绚烂色彩
内容包括传统吉祥图案、龙凤狮虎
四季水果、花鸟鱼虫、戏曲人物
种独特表达方式的载体
很多时候,只是日常生活中
毫不起眼的鞋底和鞋垫
传递着西府人的淳朴的感情
寄托着美好祝愿
© | 宝鸡文旅
凤翔木版年画
© | 宝鸡文旅
有一种年味
叫凤翔木板年画
是中国传统民间年画的一大流派
始于唐宋,盛于明清
在宝鸡“年画”就是
以前的“门神画”
2006年,凤翔木板年画被列入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在国际上,它更是被国外收藏家
赞誉为 “东方智慧的结晶”
© | 宝鸡文旅
题材广泛,形式多样
全部以手工雕版,土法印制
局部手绘填染 风格古朴自然
造型夸张饱满 色彩对比强烈
具有鲜明的西部黄土风情和
西部地域艺术特色
主要分为祭祀画、谷雨画
春牛图、戏文画
吉祥画、风俗画等
蕴含着传统农耕文明的缩影
与百姓朴素的理想寄托
© | 宝鸡文旅
社火脸谱
© | 宝鸡文旅
挂在墙上的脸谱文化
以马勺作绘画的"纸"
社火面具为形
是宝鸡特有的马勺脸谱
宝鸡社火脸谱
源自于古代的祭祀活动
由民间艺人世代秘传
历经千年得以留存
而今天所说的马勺脸谱就是
由宝鸡民间社火脸谱演化而来
社火脸谱绘制技艺已列入
宝鸡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和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 宝鸡文旅
堪称”西府一绝“的马勺脸谱
色泽艳丽啊、形态夸张
在富有张力的美感中
展现着百姓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形象
是西府民间艺术的剪影
记录了千百年来百姓的信仰与彷徨
它不像是生冷的工艺品
更像是一部生动的电影
每一帧画面
都在向人们传递这一个讯息
这就是这片土地的灵魂守望
© | 宝鸡文旅
宝鸡非遗丰富多彩
宛如散落在
大地上的璀璨星辰
每一颗都闪耀着
独特而迷人的光芒
你期待李子柒体验哪一项?
来评论区聊聊吧
-END-
编辑: 杜丹妮 审核: 苏强
转载须告知并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信息来源:宝鸡文旅
如有侵权或转载版权问题
请及时联系微信运营方宝鸡市旅游服务中心
以便我们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