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二十冶建筑公司综合办公室2023年全面贯彻“一切工作到项目,一切业务上平台”的工作方针,以信息化管理为手段,落实人力资源标准化、清单化。
同时,完善 NC 系统信息化专项工作,以支撑服务项目管理为核心,加快开展人力资源管理赋能工作,真正把人力资源赋能工作落到实处,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提升管理能力,为基层“减负”,为员工“助力”,全面激发人力资源动力,不断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科学管控工资总额,发挥薪酬动态激励作用
为适应中国二十冶当前的发展阶段,落实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激发高技能人才干事情、立业绩的内在动力,加快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通过优化激励机制来提升人才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坚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结合,建立“业绩”与“效益”为主导的收入分配方法,加大高技能贡献对薪酬的影响比重,使薪酬分配持续向一线、骨干、核心人才倾斜,逐步打破大锅饭,鼓励专业人才队伍、项目经理队伍、管理人才队伍共同做大“蛋糕”,引导核心人才为公司创造更多增量价值,共享增量收益。
认真贯彻落实契约化经营理念,契约化经营是中国二十冶实现提质增效的核心管控抓手,更是中国二十冶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法”。契约化将目标与责任、激励与处罚明确化、具体化、前置化,建立了责任、义务和权力对等的管理机制,通过细化指标、刚性考核、刚性奖惩,最大限度的激发了员工干事创业的激情,优化了内部资源配置,综合办公室会按照契约化制度规定,加强过程监管,切实将考核结果落实到位。
改进员工绩效,完善绩效考核管理
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强化对各类人员的定量考核,做到能量化的量化、不能量化的标准化、不能标准化的行为化。实现科学评估价值、合理分配待遇,不断激励广大员工主动思考、主动作为,积极创造价值。严格落实“业绩导向”的考核要求,切实把年度考核结果与员工的职务升降、岗位调动、薪酬分配、评先树优等结合起来。要以绩效管理为手段,逐步建立完善人才的发掘、筛选和淘汰机制,不但要遴选出优秀人才,对岗位胜任力不足的也要坚决予以淘汰,形成“优胜劣汰”的良性循环。
全面做好培训管理工作,提升员工素质能力
以能力为导向,有计划、系统地做好人才培训工作,依据2023年培训计划,扎实推进业务提升培训,进一步加大对公司经营造价、项目管理、技术骨干、安全管理、市场营销等关键岗位人才培训力度,提升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强化管理能力,全面加强项目施工生产及经营管控水平,着力打造一支充满战斗力的专业化管理团队。
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弥补人力资源缺口
进一步加强招聘力度,充分利用线上网络平台,严把入口关,侧重招聘工程技术、造价预算、安全管理等项目一线紧缺岗位人员;在地域上突出属地化、区域化,着重在所属项目临近区域范围开展招聘工作,在源头上保障员工队伍的稳定。
聚焦人才开发培养,在人力资源“存量”上做功夫。要有规划、有目标地系统性推进人才开发培养工作,进行轮岗培养、师徒结对、外送学习,为各类人才成长搭建平台,帮助他们加速成长,培养复合型人才。
加强专业人才统筹管理,实现动态平衡。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不断增长,各系统对各类项目管理人才的需求日益加大,综合办公室要从大局出发,及时完成人员调配工作,从公司层面确保人力资源与项目管理需求的有效匹配,实现人力资源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
优化人员队伍结构,打造精简高效管理体系
继续做好冗员清理工作,综合办公室统筹策划,落实清理责任人,明确目标,对离岗人员采取一人一策,持续稳步推进,促进公司人力资源结构进一步优化,杜绝养闲人现象,尤其是要降低公司承担的相关费用,降低了公司成本,切实减轻公司负担,达到了减员增效的目的。
加大对长期不在岗、在岗不作为、出工不出力等各类显性和隐性冗员的淘汰或转岗力度;认真组织实施绩效考核,全面评估,对考核不达标的员工坚决予以转岗或淘汰;优化人员结构,引导各类人才合理分布,打通内部人力资源流动渠道,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促进各类人才在公司内部良性、有序地合理流动,提高人力资源使用效能。
综合办公室作为服务和办公协调的核心部门,在理顺各部门关系,提高管理效率,保证上传下达等方面具有枢纽作用。面对繁杂琐碎的大量事务性工作,要强化自我工作意识,注意加快工作节奏,提高工作效率,冷静处理各项事务,力求周全、准确、适度,减少疏漏和差错以沟通协调作为开展工作的切入点,注重与各部门的协作配合,推动各项工作朝既定目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