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冲击更大的应该是二战三战这些院校专业的同学,意味着他们必须舍弃之前的沉没成本,重新打起精神,投入到下一场未知结局的战役中。
但是现在才4月份,一切皆有可能。
多校官宣部分专业取消学硕招生
同济大学
自2026年起,工商管理学、应用经济学不再招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
2026年招生专业和招生计划以学校发布的招生专业目录为准。
图源同济大学
中北大学
中北大学发布了关于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科目调整的通知,2026年080200机械工程停止招生。
图源中北大学
这几年,高校留给学硕的名额似乎越来越少了,在《2024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中显示,多所“双一流”高校官宣部分专业开始停招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大学、福州大学等在内的多所“双一流”高校,官宣部分专业取消学硕招生。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高校也在调整或计划调整自己的招生结构,增加专硕的比例,减少或取消部分或全部的学硕项目。
24年9月,教育部官网公开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2023年度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撤销和增列的学位授权点名单和2023年度审核增列的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名单的通知。
本年度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撤销31个学位点,动态调整撤销54个学位点,共撤销85个学位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增列162个学位点,动态调整增列79个学位点,共增列241个学位点。
图源教育部
统计2023年度自主审核及动态调整名单发现,高校部分共有43所高校撤销83个学位点,91所高校增列238个学位点。
图源教育部
其中,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撤销11个学位点,数量最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撤销9个学位点;大连理工大学和重庆大学各撤销5个学位点;南开大学和武汉大学分别撤销4个和3个学位点;哈尔滨理工大学等9所大学各撤销2个学位点;其余高校各撤销1个学位点。
专业撤销后怎么办?
事已成定局,最要紧的不是捶胸顿足,长吁短叹,而是接受现实-寻找出路,提升自己的行动力和目标感,可以——
更换难度相当或降档选择学校
尽量选难度相当或降档的学校,这适合备考进度落后很多的同学,考虑更换院校并非是一个坏选择,因为院校每年的竞争程度都不同,更换院校降低竞争压力,上岸的概率可能会更高。
如果想破釜沉舟,放手一试,也可以提高难度选择更高阶的院校。不破不立,万一就成了呢……
换和自己备考内容相近的院校
一定要看清楚更换院校的专业考试内容,尽量选择相同的或者差不多的,由于两个学校考研内容相近,备考起来也不会有太大的压力。
同一个专业大类下,不同分支的专业备考也千差万别,所以如果真的要换,一定【把前期工作做充分】。
可将本科院校作为兜底院校
可以把本科院校作为兜底院校,因为有些本科院校会照顾本校生,基本上过了复试线不会被刷。如果实在不知道如何选择,可以把本科院校当作备选。
但也要记住,本科院校也不一定好考,还是要稳定心态,有节奏的复习。
另外,学姐建议经管类专业的同学也多关注,越来越多的院校对学硕招生进行调整,大概率出现后期停招的情况,所以前期工作一定要细致一点。过去几年,国内多所高校已经开始对研究生学制进行调整,延长专硕学制,成为了一种趋势,高校正通过更长培养时间达到“厚基础”的目的。专硕学习似乎正在向着学硕化发展。未来专硕在就业市场的认可度应该只会变高不会降低。
那专硕会就此“取代”学硕登上历史舞台吗?
从当前高校研究生教育的整体趋势来看,专硕和学硕各有侧重,相辅相成。专硕注重实践和应用,培养的是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技能的人才;而学硕则更注重理论和研究,培养的是具有深厚学术功底和创新能力的研究型人才。两者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但都是研究生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虽然部分硕博点被撤销,但并不能简言之学硕将成为历史产物。相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专硕和学硕都将在各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共同推动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提升和内涵式发展。
但是对于只能择其一进行报考的考研人来说,早一点通知会没有那么残酷,留给考生足够的时间准备考虑,才是比较富有人文关怀和人情味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