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网络兼职”诈骗 提升“辨诈反诈”能力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6-06 18:49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已形成产业化、集团化、精细化、跨境化四大特征。从发案类型看,刷单返利、虚假投资理财、虚假网络贷款、虚假购物、冒充公检法五类诈骗占比接近80%,其中刷单返利诈骗的发案率居首。

据乌兰浩特市居民刘某某(化名)回忆,2025年4月,其在浏览小红书 APP 时,被一条标注“兼职工资日结”的广告吸引,随后因轻信“兼职打字员日薪150-300元”的虚假宣传,遭遇电信诈骗,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此案折射出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升级态势,引发社会对反诈工作的关注。

在这起典型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刘某某在私信咨询后按对方发送的操作步骤点击“弹窗视频”链接,首次通过支付宝转账后,诈骗分子以“操作失误需解冻资金”任务超时需补缴押金"等理由,诱导其通过第三方支付渠道及微信扫码多次转账,直至无法联系对方,刘某某才察觉受骗并报警。面对此类“引流—小额返利—连环诈骗”的作案模式,利用受害人急于获利心理的复杂诈骗态势,警方联合内蒙古移动从源头进行治理。由内蒙古移动属地分公司定期与公安局反诈中心研讨反诈工作治理举措,挖掘新型电诈线索、共享信息、收集案情,并且根据反诈需求,派驻移动专职人员入驻反诈中心,协助开展线索追查、号码研判,警企双方技术人员共同优化疑似涉诈号码模型,实时向公安机关推送高风险线索(如黑IMEI、涉诈APP、异常集中通话等)有力支撑了公安机关对诈骗窝点的打击。

2025年以来,内蒙古移动联合警方累计发送公益短信7条,覆盖12281人次,处置垃圾短信1701条,阻断不良信息45781个。(金燕、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