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火车里的民生温度,公益“小票车”驶向乡村振兴路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6-14 08:13

  清晨 6 点 20 分,6063 次列车准时从陕西宝鸡站发车。这趟穿行在秦岭深处的绿皮火车,最高时速仅 70 公里,票价最低 4 元,几十年来一直很低。车窗外是层峦叠嶂的秦岭山脉,车厢里是赶集卖山货的乡亲、上学途中的孩子、巡线归来的铁路工人——这列全国闻名的“公益慢火车”,正以它特有的节奏,丈量着乡村振兴的温暖维度。

  移动的民生课堂

  每逢周一清晨,6063 次列车 5 号车厢总会变身“通学车厢”。凤县黄牛铺镇的孩子们背着书包走进车厢,在列车员辅导下晨读。车上配备的书架存有 300 余册图书,小桌板可展开成临时课桌。这趟车每年运送学生超 1 万人次,最远护送深山学子抵达百公里外的寄宿学校。

  更令人动容的是“代购清单”服务。沿线留守老人只需提前一天打电话,列车员就会帮忙从县城捎回降压药、种子化肥等物资。59 岁的乘务员王金荣有本泛黄的记事本,上面记录着近一年为村民代购的药品就达 100 余次。“城里人叫‘外卖’,我们这叫‘外带’。”她笑着说。

  山货出山的绿色通道

  每周三,车厢里总会飘起花椒香。凤县唐藏镇的农户们把新摘的花椒铺在报纸上晾晒,到站后直接送往县城农贸市场。“这趟车帮我们节省了不少成本。”种花椒的李老汉说,坐慢火车卖货,能省下不少运费。

  列车还特设“农副产品专区”,近三年累计运输山货超 800 吨。2024 年更开通抖音直播账号“秦岭慢火车集市”,帮农户线上销售土蜂蜜、核桃等特产,也拓展了销售渠道。列车长向宝林说:“我们要让每斤山货都‘坐’出最大价值。”

  守护者的传承接力

  这趟列车有组特殊“乘客”——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的桥隧工。他们每月乘慢火车巡检宝成铁路沿线 139 座桥梁、102 条隧道。工长刘建平在车上放了套“巡线工具包”:检查锤、望远镜、记录本,多年来累计发现不少隐患。

  如今,年轻一代接过接力棒。95 后列车员创新“方言服务指南”,用当地方言播报到站信息;机械师团队也在列车设施改进等方面做出了努力。这些细微改变,延续着慢火车“不赶时间只赶需求”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