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宝鸡市“十四五”发展成就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太白专场:坚持“生态立县、特色富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7-18 11:55

7月10日上午10时,中共宝鸡市委宣传部、宝鸡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宝鸡市“十四五”发展成就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邀请太白县委副书记、县长张俊峰,太白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王小龙,太白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张广田、太白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柏建雄出席,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宝鸡市委宣传部外宣办主任陈婷主持。

陈婷:女士们、先生们,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各位出席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专题新闻发布会。

今天是宝鸡市“十四五”发展成就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三场——太白县专场新闻发布会。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太白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张俊峰先生,请他围绕“坚持‘生态立县、特色富民’战略,持之以恒走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这一主题,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还有:太白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王小龙先生;太白县政府办主任张广田先生;太白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柏建雄先生。

下面,首先请张俊峰县长介绍情况。

张俊峰: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能够在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向大家全面介绍“十四五”期间太白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在此,我谨代表中共太白县委、太白县人民政府向长期以来关注、支持太白发展的各位领导、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太白县地处秦岭腹地,因境内秦岭主峰太白山而得名。总面积2711平方公里,辖7镇44个行政村、2个社区,总人口5.2万。太白东襟黑河之碧波,水润长安;西挽鸡峰之峥嵘,山屏陈宝;南下天汉,连通金牛米仓;北瞰秦川,尽览关中丰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鬼斧神工的地貌风光,丰富厚重的文化内涵,孕育了太白独特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和谐之美!

“十四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县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和来宝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把深化“三个年”活动、打好“八场”攻坚硬仗、加快落实“十项重点任务”作为推动各项工作的总抓手,坚定“一三二九”发展思路,全力构建以高山蔬菜、全域旅游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持之以恒走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高质量发展之路。202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较2020年增长28.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9225元和17235元,是2020年的1.25倍和1.38倍。

一是坚持保护优先,生态底色更加靓丽。我们始终坚持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底线,坚决扛牢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当好秦岭生态卫士。常态化开展“五乱”问题专项整治,建立健全“县、镇、村、组、管护点”五级管护体系,建成全省首个“数字秦岭”智慧监管平台,关停整治砂场12座、治理“散乱污”企业8户、关闭全露天采石矿山18座、整治小水电站23座、闭库治理尾矿库4座,进一步筑牢了秦岭生态安全屏障。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面完成县城集中供暖清洁能源改造,建成投用第二污水处理厂、县城生活垃圾高温热解厂、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和优良率连年位居省市前列,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均稳定达到国家Ⅱ类及以上标准。全面履行河湖长制、林长制责任,实施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低效林改造等项目,生态化治理虢川河、石头河等重点流域,建成翠矶山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入选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省级森林旅游示范县,虢川河获评省级幸福河湖,“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成为太白最鲜明的底色和最宝贵的财富。

二是坚持项目引领,投资驱动越来越强。我们始终坚持以高质量项目引领高质量发展,持续激发社会资本投资活力,以更多有效投资强产业、稳增长、促发展。落实“五个一”工作机制,近五年实施重点项目614个,完成投资339.79亿元,塘口宏方综合体、太洋公路提升改造、县城内涝治理等一批补短项目建成投用,高品质果蔬仓储加工、钛及钛合金生产加工、航空钛合金生产线等产业项目落户飞地工业园区,投资驱动更加强劲。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常态化开展产业链招商、小分队招商、以商招商、驻点招商,招引项目123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9个,太白金矿光伏发电等7个项目获评全市招商引资大项目奖。紧盯“两重”“两新”政策,谋划生态保护、基础设施、旅游配套等项目2234个,争取国家、省市资金59.5亿元。建立项目审批“三员”服务机制,《项目立项审批“码”上办》入选国家政务服务改革优秀案例,精准直达的惠企政策、健全完备的配套设施、全程服务的专业团队营造了更加优质的发展环境。

三是坚持特色转型,产业发展质效双升。我们始终坚持产业富民战略不动摇,积极构建以高山蔬菜为主导,莓、葡、菌、蜂、药、鱼、麝等特色种养一体推进的现代化高山农业体系。高山蔬菜种植面积稳定保持在10万亩以上,建成省级现代农业园区3个、市级11个,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50家,带动全县85%的农民从事蔬菜生产,人均年蔬菜收入达1.1万元,先后荣膺全国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全国蔬菜绿色防控示范县、省级优质农产品生产重点县等多项殊荣。制定《太白县特色产业扶持奖励办法》《太白县林麝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等配套政策,扶持蓝莓、冰葡萄等高端替代产业,推动林麝、冷水鱼、中蜂、中药材、食用菌、干杂果等特色产业多元发展,先后引进漳州片仔癀、新润贝母、野森林预制菜、聚旺山茱萸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落地投资,蓝莓汁、树莓酒、冰葡萄酒、中药饮片、药王茶等产品畅销省内外。2024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6.34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8.7%。

四是坚持文旅融合,全域旅游蓬勃发展。我们始终坚持将全域旅游作为推动城乡融合、富民增收的重要路径,着力打造以景区县城为龙头、王牌景区为支撑、美丽乡村为底色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成立太白县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实施黄柏塬长征文化公园、游客接待服务中心、“天关里”文旅商综合体等一批文旅项目,虢川河一河两岸、翠矶山城市主题公园、衙岭农文旅综合体建成投用,药王谷、高山植物园跻身全国3A级景区,鳌山滑雪度假区被认定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制定出台《太白县民宿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太白县旅游民宿星级管理办法》等扶持政策,新建精品民宿228家,鼓励群众改建自营民宿44户,带动户均年增收5万元以上。连年举办“乐享四季”系列活动,顺利承办冬季“村晚”、鳌山滑雪公开赛等全国性活动,先后荣获中国最具魅力自驾游县城、全国十佳生态休闲旅游城市、中国避暑旅游优选地、中国最美文化生态旅游名县等多项荣誉,连续七年荣膺“中国最美县域”。2024年接待游客26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9.4亿元,较2020年分别增长30.85%、37.59%。

五是坚持城乡统筹,基础设施愈发完善。我们始终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抓基建、补短板,县域基础设施更加完备。“三区三线”划定成果获批启用,新增建设用地2270亩,城镇开发边界拉大至19.83平方公里。投资6.17亿元实施重点城建项目57个,世纪大道口袋公园、军民路停车场建成投用,青年路棚户区改造顺利推进,新建城市公园、绿地12个,改造老旧小区54个。推进美丽庭院建设,改造农村户厕3757户,拆除“一户两院”土坯房286座,新增农村天然气入户1900户,建成垃圾收处点68个、污水处理设施71个,黄柏塬村、马耳山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建成全省美丽宜居示范村6个、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3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5个。石沟水库正式投用,龙王河水库加速推进,76个农村供水工程顺利完工,季节性缺水问题得到根治。新建农村公路2条、提升通镇公路144公里,总里程较“十三五”末增加47.6公里,群众翘首以盼的眉太高速即将通车,宝太一级公路前期工作基本完成,交通路网更趋完善。

六是坚持以人为本,民生福祉持续增进。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倾力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十四五”以来累计投资12.92亿元实施民生实事项目50个。虢川河教育园区建成投用,新增学位1980个,咀头小学、黄凤山小学完成整体搬迁,全县教育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与宝鸡中学达成战略合作协议,6名省级教学能手在太白中学驻点帮扶,优质教育资源真正普惠山区学子。县医院“三大中心”和传染病区建成投用,同省中医医院、市中心医院建立医联体合作,主任级专家每日到县医院坐诊巡房、开展教学手术,山区群众就近享受到了三甲医院的优质服务。坚持就业优先,培育发展就业帮扶基地11个、社区工厂10个,新增城镇就业3232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0961人次。深入实施社会救助扩围增效行动,累计发放救助资金1.05亿元。全力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安全生产事故和死亡人数逐年下降,平安建设“九率一度”连年位居省市前列,连续六年荣膺全省平安县,被授予全省首批“平安金鼎”。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八场硬仗”,坚决践行“一三二九”发展思路,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奋力谱写太白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最后,希望各位媒体朋友和社会各界一如既往地关心、关注、支持太白发展,也期待大家推出更多涉及太白发展的宣传和报道,共同讲好太白故事、传播太白声音、展示太白形象。谢谢大家!

陈婷:谢谢张县长。下面请媒体朋友围绕今天发布会的主题进行提问。提问前,请先介绍一下所在的新闻单位。

阳光报记者:太白全域地处秦岭腹地,是全省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十四五”期间,太白县在推动秦岭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突出成效?

王小龙: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近年来,太白县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确立了“生态立县、特色富民”的发展战略,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发展、产业转型、乡村振兴全过程,生态“好颜值”变成了经济“高价值”。

一是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为要,发展底线更加牢固。太白全域处于秦岭保护区,核心区、重点区占县域面积的92.81%,在感受秦岭庇护与恩赐的同时,我们也肩负着保护这一方青山绿水的重任,始终铭记习近平总书记“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的谆谆教诲,认真贯彻《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坚决当好秦岭卫士。每年挤出300万元专项资金推进保护治理,并将各部门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考核加减分值由2分提高至10分,构建了共抓大保护的工作新格局。坚持将生态保护作为一切工作的优先考量,在项目谋划之初,就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理念贯穿其中,建立项目联合审批机制,严把准入关口,从源头杜绝高污染、高耗能项目和不符合生态功能区定位的产业进入。“十四五”期间,谋划实施生态类项目255个、占总项目的41.5%,关停“散乱污”企业8家,综合运用退化林修复、矿山修复等措施修复生态,一幅以“绿”为底色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二是坚持产业兴农,富民为本,转型升级更加深入。生态是我们的立县之本,依托洁净的水质、肥沃的土壤,大力发展绿色种养、绿色加工。持续巩固10万亩高山蔬菜种植面积,品种丰富、质量上乘,年均产量48万吨,产值5亿元,商品菜销量占全市50%以上。扶持培育绿蕾、秦绿等18个龙头企业和174个专业合作社,引进高品质果蔬加工、野森林预制菜等延链补链企业,蔬菜产品的附加值持续攀升。与华润万家、永辉超市、盒马鲜生等62家大中超市签订购销合同,在徐州、西安设立蔬菜直营店,太白高山菜走出大山,远销东南亚、直供粤港澳。坚持错位发展、以特取胜,认真落实扶持奖补政策,发展高价值特色产业,先后建成莓类种植基地3000余亩,发展冰葡萄1230亩,打造香菇、赤松茸生产基地5个,发展食用菌1.5亿袋,养殖冷水鱼300万尾、林麝3000余头,开发的树莓酒、蓝莓汁、中药饮片等20余种地域知名产品备受消费者青睐,特色产业实现多元化发展。先后入选中国绿色生态蔬菜十强县、全国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全省“一县一业”蔬菜示范县,2024年第一产业总产值达到10.64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17.4%。

三是坚持融合共进,以绿为基,经济动能更加强劲。太白境内蕴藏着丰富的生态资源,我们坚持把盘活利用好优势资源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利用丰富的水资源,谋划了抽水蓄能电站、鹦鸽优质天然桶装山泉水加工厂等项目,正在有序推进;突出亚高原区位优势,申报了国家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项目,已完成省级初审;深入挖掘地热资源,谋划实施温泉酒店项目,正在地质勘探;依托得天独厚的太阳能资源,实施太白河、王家堎等7个光伏发电项目,已并网发电;立足充沛的冰雪资源,建成了鳌山滑雪场,每个雪季带动第三产业营收超2.3亿元;围绕富饶的森林资源,建成秦岭野生动物博物馆、高山珍稀植物园,实施4.5万亩森林质量提升工程,入选省级森林城市,创建“三化一片林”森林乡村5个。蕴藏在青山绿水间的各类资源正在加速转化增值,不断释放为县域经济增量、助力太白绿色崛起的强大动能。

下一步,我们将始终牢记“国之大者”,深入践行“两山”理念,立足生态功能县定位,全力守好秦岭安全,积极探索生态保护与生态价值转化协同发展的有效路径,不断提升产业发展“含绿量”和生态资源“含金量”,推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向奔赴”。谢谢大家!

三秦都市报记者:近年来,太白县一直致力于把县城作为5A级景区来打造,那么,“十四五”期间太白县在景区县城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柏建雄: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十四五”以来,太白县立足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和全域旅游发展实际,聚焦“目光所及皆为美、人迹所至皆为景”的目标,通过规划引领、项目支撑、城区改造、精细管理四项举措,全力打造城在园中、街在景中、人在画中的幸福小城。

一是高规划引领,城市布局更趋优化。按照“旅游度假、运动康养”两大目的地定位,结合县情实际,全面规划布局。科学划定“三区三线”,增加县城规划用地4.5平方公里。聘请中规院等专业设计团队,高品质编制了《太白县城市总体规划》《县城建设暨品质提升行动规划》,按照“东扩南移、跨河发展”的思路,积极构建“一轴、三水、四山、十点”景区县城空间体系,明确“增绿、添美、扮亮、补短”四项举措,全力塑造山、水、田、林、城共生共融的生态之城。

二是大项目支撑,承载能力大幅攀升。按照远近结合、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原则,精心谋划实施城建项目,夯实景区县城基础。实施“县城区风貌提升、慢行系统改造、文化元素挖掘、商业元素培育”四大工程,投资6.17亿元完成城区雨污分流、棚户区改造、建筑风貌提升等城市更新项目57个,虢川河“一河两岸”宽阔如镜,繁花似锦;游客服务中心倩云成影,宛如白玉;翠矶山公园连山叠翠,鸟语花香。瑞森、假日尚品等精品酒店拔地而起,商业步行街、中心小吃城焕然一新,大型商超、体育场馆一应俱全,衙岭综合体、高山植物园彰显地域特色,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托起了一座宜居宜游的幸福太白。

三是高品位改造,景区特质不断彰显。按照山水相依、景城一体、和谐宜居的思路,不断拓展绿地空间,推动城区绿化提档升级。完成老旧小区改造54个、拆墙透绿36处,释放城市绿地7000余平方米,26处小游园、城市公园、绿化节点宛如碧玉点缀城市。城区年均新增绿地5000平方米、花卉10万余株,绿化覆盖率达44%,绿道总量突破100公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20平方米,推窗见绿、四季有景的诗意画卷触手可及。遵循“一街一景”布局,完成东大街、南大街、风情街等主街道园林式改造,亮化美化建筑楼体70栋,点亮聚仙楼、藏经阁等景观轮廓,“山映翠、李花渡,红瓦暖墙画中住”的太白印象愈发彰显。

四是精细化管理,配套服务日益完善。按照长效化、精细化、服务化理念,探索科学管理城市的新路径,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每年开展城市功能体检,把脉开方,多措并举提升管理效能。将县城划分为11个网格,分包到全县89家单位,每周定期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常态长效擦亮城市面貌。全县机关单位公厕、停车场、开水房免费对外开放,志愿者服务岗遍布主街道,配套建设的城市书屋、便民服务亭有效满足了游客需求。建成集城市全景展示、智能治理于一体的数字化管理中心,信息化、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推行城市管理柔性执法,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等违规行为“首违免罚”,管理温度更加可感可及。

下一步,我们将瞄准5A景区建设目标,持续改善基础设施,不断拓展城市功能,努力提升服务质量,全力打造有颜值、有温度、有内涵的景区化县城,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注入强劲动能。谢谢大家!

城市金融报记者:太白县区位独特,旅游资源富集,近年来已成为省内外游客旅游度假、运动康养的首选目的地之一。请问太白在构建全季、全域旅游格局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效?

张广田: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太白地处秦岭腹地,气候独特、资源富集、生态优良,发展旅游产业得天独厚。近年来,我县坚持将全域旅游作为践行“生态立县·特色富民”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聚焦“四季皆美景,全域均可游”目标,深入实施“八个一”行动,全季、全域旅游发展迈上新台阶。“十四五”期间,我县累计接待游客908.33万人次,综合收入50.65亿元,旅游产业已经成为我县兴县富民的支柱产业。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构建旅游发展“新格局”。坚持规划引领,高标准编制《太白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太白县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行动方案》,全区域规划、全产业融合、全要素配套、全链条服务,构建了“一核两带三区”全域旅游空间布局,形成了以“景区县城为龙头、王牌景区为支撑、美丽乡村为底色”的全域旅游和“春看山花夏避暑,秋观红叶冬赏雪”的全季旅游发展新格局。

二是完善设施配套,夯实旅游发展“新基础”。先后投资16.7亿元,深入实施景区县城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四大工程,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五美”行动,城乡环境全面提档升级,虢川河一河两岸、翠矶山城市主题公园等成为太白新名片和网红打卡地。持续做优景区设施配套,完善旅游步道、优化停车场地、提升餐饮住宿条件,4A级景区青峰峡,3A级景区黄柏塬、药王谷等备受游客青睐。“量身定做”美丽乡村规划,整体布局,分批推进,建成省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14个,黄柏塬跻身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太白秘境白云驿、药王仙居柴胡山、古道明珠王家堎等一批乡村旅游景点绘就了“山水太白·画里山村”的新画卷。

三是丰富供给体系,打造旅游发展“新高地”。依托富集的冰雪资源,支持鳌山滑雪场成功创建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开发青峰峡冰雕、衙岭雾凇、大岭子林海雪原等冬季旅游节点,让游客尽赏冬日美景、畅享滑雪激情、品尝地道美食、感受民俗文化,掀起了太白冬季旅游新热潮。实施民宿发展三年行动,建成精品民宿228户,既有效解决游客住宿问题,又带动近千人就业,户均年增收5万元以上。推出县域特色旅游线路13条,与周边市县联动打造旅游环线6条,形成了串珠成链、连线成片、以片带面的区域旅游发展新局面。开发“一桌宴”美食105道,推出太白药王茶、道地中药材、郎坝稻鱼米等地域产品20余种,游客多元化消费活力得到有效激发。

四是强化宣传推介,培树旅游发展“新品牌”。着力打造四季皆宜的旅游产品链,做精“乐享四季”系列活动,“舞动太白”沉浸式街头互动演出燃爆夏日旅游新场景,“寻迹三国”情景剧释放文化旅游新潜能,全国冬季“村晚”示范展演掀起冰雪旅游新浪潮,“看秦岭来太白”成为都市人旅游新风尚。举办竞走邀请赛、摩托车越野赛等省级以上精品赛事40余次,亚高原运动品牌吸引14个省市专业体训队来太集训。游客服务中心建成投用,“太白县旅游”小程序上线运行,常态化赴重庆、成都、西安等地开展旅游推介,“19℃太白欢迎您”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幅提升,连续7年荣获“中国最美县域”称号。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进县域全域景区化建设,推动“旅游+”融合发展,开发休闲农庄、森林探险、研学旅行、户外运动等项目,打造水利风景区、公路风景带,培育花卉观赏、果蔬采摘、农耕体验、星空露营、红色教育等新业态,提升“吃住行游购娱”基础配套,促进旅游产业全景覆盖、全业融合、全时服务、全民共享,全力打造全国知名的旅游度假、运动康养目的地。谢谢!

陈婷:女士们、先生们,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进行到这里。感谢张俊峰县长和三位发布人,感谢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媒体记者朋友们,也感谢所有工作人员。本场发布会到此结束,朋友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