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有云:“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
然众生因缘各异,根器有别,故于佛国净土之中,亦有其森严的、凡人难以想象的秩序与尊卑。世人皆知弥勒佛乃是未来佛,当来下生,龙华三会。
可在他那广为人知的、笑口常开的法相背后,究竟隐藏着何等惊天动地的背景,竟能让已证得阿罗汉果位的五百罗汉,见之而绕行;能令娑婆世界的教主释迦牟尼如来,亦要对他,礼敬三分?
01.
宾头卢尊者觉得,自己虽然证得了阿罗汉果,跳出了三界轮回,但对于这天界佛国的许多事情,还是像个刚进门的孩子,充满了不解。
他修行千年,历经百劫,终于断尽烦恼,成就正果,位列五百罗汉之一。当他第一次,以阿罗汉之身,踏入灵山净土时,他被眼前的一切,深深地震撼了。
这里的秩序,是如此的井然。
每一位天人,每一位菩萨,每一位金刚,都有其明确的位阶与职守。从最低阶的护法天神,到最高处的菩萨摩诃萨,其身上散发出的光明,所坐莲台的高低,乃至行走时,祥云的颜色,都有着严格的区别。这是一个,由无量功德与智慧,构建起来的、绝对公平而又等级分明的世界。
然而,在这片井然有序的净土之上,却有一个“异类”。
那是一个看起来,与此地格格不入的、胖大的和尚。
他终日挺着个大肚子,穿着一身破旧的僧袍,半敞着胸怀,手里拿着一个布袋和一串佛珠,脸上,永远挂着一副没心没肺的、笑呵呵的表情。
他似乎,没有任何“编制”。他从不参加菩萨们的讲经法会,也从不与其他罗汉一同入定修行。他唯一的爱好,就是在这灵山净土之上,四处闲逛。有时,他会从布袋里,掏出一些稀奇古怪的、凡间的零食,分给那些最低等的小仙童吃;有时,他会毫无征兆地,躺在某位大菩萨讲经的必经之路上,呼呼大睡。
宾头-卢尊者曾好奇地问过身边的同修,这位胖和尚,究竟是何来历?
同修只是神秘地笑了笑,告诉他:“那是弥勒菩萨。你新来,不懂。以后,见了他,客气些便是。”
“弥勒菩萨?未来佛?”宾头卢尊者心中更加困惑了。未来,毕竟是未来。如今,他还只是一介菩萨,为何,能在这佛国净土之上,如此“自由散漫”,仿佛,不受任何规矩的约束?
02.
真正的震撼,发生在他证果后的第一次“灵山大会”上。
那一日,佛光普照,天音妙乐。娑婆世界教主释迦牟尼佛,将于灵山顶上的大雄宝殿,宣讲无上妙法。
三界之内,所有有资格聆听此次法会的圣者,皆动身前往。
宾头卢尊者,作为新晋罗汉,此刻,正无比激动地,跟随在五百罗汉的队伍之中。那场面,是何等的庄严与辉煌!五百位已断尽烦恼、神通具足的大阿罗汉,脚踏祥云,身放金光,排成整齐的队列,如同一条由黄金与光明组成的河流,缓缓地,向着山顶漂流而去。
就在队伍,行至半山腰的一处平台时,异变,陡生。
所有罗汉,都停了下来。
宾头卢尊者不解,他向前望去,只见前方那条宽阔的、由白玉铺就的朝圣主路上,那个胖大的“弥勒菩萨”,正将他的那个破布袋,枕在脑后,四仰八叉地,躺在路中央,睡得正香,鼾声,如雷鸣一般。
他,竟将前往大雄宝殿的主路,给堵住了!
宾头卢尊者心想,这弥勒菩萨,未免也太不懂礼数了。他以为,带队的那位,资历最老的“坐鹿罗汉”,定会遣人上前,将他唤醒,请他让路。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一幕,却彻底颠覆了他的认知。
只见那德高望重的坐鹿罗汉,非但没有露出一丝不悦,反而,脸上,浮现出了一种极其恭敬,甚至,是带了点“无可奈何”的表情。
他对着队伍,轻轻地,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
然后,他对着那酣睡的弥勒菩萨,远远地,双手合十,微微躬身,行了一礼。
紧接着,他带领着整个五百罗汉的队伍,没有发出一丝一毫的声音,小心翼翼地,从旁边的草地上,绕了一个大大的弯。待到完全绕过了那位酣睡的弥勒菩萨之后,才重新,在白玉主路上,恢复了整齐的队形,继续前行。
整个过程,那五百位神通广大的阿罗汉,竟像是怕惊扰了凡人美梦的过客一般,显得那般的小心翼翼。
宾头卢尊者,跟在队伍里,心中,已是掀起了滔天巨浪!
这……这究竟是为什么?
03.
怀着这份巨大的困惑,宾头卢尊者,终于来到了灵山顶上的大雄宝殿。
殿内,早已是圣者云集。文殊、普贤等大菩萨,分坐两侧。诸天护法,威严肃立。释迦牟尼佛,正端坐于中央的千叶宝莲之上,周身,散发着凡人无法直视的、慈悲而又威严的佛光。
整个法会,庄严到了极点。
五百罗汉,依序,坐到了自己的蒲团之上。宾头-卢尊者,也收敛心神,准备聆听佛祖的无上开示。
就在这时,一个不合时宜的身影,晃晃悠悠地,从殿外走了进来。
正是那位,刚刚还在半山腰上酣睡的弥勒菩萨!
他似乎是刚刚睡醒,一边走,还一边打着哈欠,手里,甚至还拿着半个不知从哪来的、啃了一半的桃子。
他竟是,迟到了!
而且,在这等庄严的场合,他竟还如此仪容不整!
宾头卢尊者的心,一下子就提到了嗓子眼。他以为,佛祖,定会略施薄惩,或是由护法金刚,上前呵斥。
然而,释迦牟尼佛的反应,却再次,让他,感到了天旋地转般的震撼。
只见那高坐于莲台之上的、娑婆世界的最高主宰——释迦牟尼如来,竟缓缓地,暂停了他即将出口的讲法。
他的目光,落在了那晃晃悠悠的弥勒菩萨身上。那双洞悉三千大千世界的、威严的佛眼之中,竟流露出了一丝,极其罕见的、如同老友般的、温和的笑意。
然后,佛祖,对着这位“迟到”的、仪容不整的“下属”菩萨,极其轻微地,点了一下头。
那是一个,平辈之间,才有的,带着“礼敬”之意的点头!
做完这个动作,佛祖,才重新收回目光,继续他那未完的讲法。仿佛,这只是一个再寻常不过的插曲。
可这个插曲,在宾头-卢尊者的心中,却不亚于一场宇宙洪钟的撞击!
五百罗汉,见他而绕道。 释迦如来,亦要,对他,礼敬三分!
这位看起来疯疯癫癫的弥勒菩萨,他的背景,究竟,有多深?
04.
一场无比殊胜的讲法大会,宾头卢尊者,却听得是心不在焉,如坐针毡。
他的脑海里,反复回放着那两幕不可思议的场景。他所有的常识,所有关于佛国秩序的理解,都在此刻,被彻底地,粉碎了。
他知道,这背后,一定隐藏着一个他这个级别的“新人”,所不知道的、关于宇宙秩序的、天大的秘密。
法会结束之后,众圣者,皆各自散去。
宾头卢尊者,却迟迟没有离开。他鼓起了毕生的勇气,穿过重重宝殿,来到后山,一处最为清幽的禅院之中。
这里,是头陀第一,佛陀座下,资历最老的大弟子——摩诃迦叶尊者的清修之地。
他知道,如果说,这灵山之上,还有谁,能为他解开这个疑惑,那一定,非这位从佛陀时代,一直活到现在的“活化石”莫属了。
他恭恭敬敬地,在禅院之外,请求拜见。
很快,院门,无声地,打开了。
摩诃迦叶尊者,正盘坐于一棵枯老的菩提树下,那张古井无波的脸上,仿佛,早已知道了他的来意。
“宾头卢,你有何事,心中不解?”
宾头卢尊者不敢隐瞒,连忙,将自己今日所见的、关于弥勒菩萨的两件奇事,一五一十地,全部说了出来。最后,他满怀困惑地,叩首问道:
“恳请尊者慈悲开示!弟子愚钝,实在不解。这位弥勒菩萨,既是未来佛,便是我佛弟子,是我辈后学。为何,其地位,竟仿佛,还在我等罗汉,乃至菩萨之上?竟能得,世尊如此礼敬?”
05.
听完宾头卢尊者的疑问,这位早已断尽烦恼、心如止水的第一大阿罗汉,竟发出了一声,极其悠长,也极其复杂的叹息。
那声叹息里,有感慨,有追忆,甚至,还带着一丝,连宾头-卢尊者,都无法理解的、深深的“敬畏”。
摩诃迦叶缓缓地,睁开了那双仿佛看尽了恒河沙数般、轮回故事的眼睛。
“宾头卢啊……”他的声音,古老而又缓慢,“你以神通力,断了六道轮回,证得罗汉之位,可见的,却仍是这娑婆世界之内,这一佛一土的‘事相’。你还未曾见到,那宇宙诞生之初,万佛未出之前的‘理体’啊。”
“你以为,我佛释迦牟尼,乃是此界之主,至高无上。此言,不差。你以为,我等阿罗汉,已是修行之极致,当受人天敬仰。此言,亦不差。”
迦叶尊者话锋一转,那双苍老的眼中,闪过了一丝极其锐利的光芒。
“但你,以及这三界内,绝大多数的众生,都犯了一个错误。你们,将弥勒的大笑,当成了痴傻;将他的不修边幅,当成了散漫。你们看到的,只是他这一世,为度化众生,而显现的‘布袋和尚’之相,却不知晓,他那隐藏在无量劫之前的、真正的‘本来面目’。”
“他的背景,牵扯到的,是一桩关乎过去、现在、未来,所有佛陀出世顺序的、最根本的宇宙密约!”
宾头卢尊者听得心神摇曳,他屏住呼吸,追问道:“尊者!那弥勒菩-萨的真实背景,究竟为何?他,难道不只是‘下一任’佛陀吗?”
摩诃迦叶闻言,缓缓地,摇了摇头。
他抬头,望向那灵山净土之上,更高、更遥远、更不可知的、那片连菩萨,都无法轻易涉足的、混沌的“本初之境”。
“‘下一任佛陀’,只是他未来的‘职位’,而非他真实的‘身份’。”
“他那让如来,都必须以礼相待的真实身份。是因为,在远古之前,在第一尊佛,燃灯古佛,尚未成佛之前。在连‘佛’这个概念,都还未曾出现于这个宇宙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