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平顶山的135处古迹,一起真正读懂它的深厚历史魅力!
这篇文章,我们先一起游览下平顶山市区的20处古迹,看看会遇到哪些美食?遇到哪些有趣的人!
01从东边的门楼张古民居开始游览,村名就是因张家高大的门楼而得名,张家于清朝康熙年间兴盛一时。
02往西有蒲城店遗址,此处有龙山文化晚期和二里头文化早期两座城址遗存,平顶山虽然1958年才建市,但4000多年前,这里已经崛起了一座重要的城池。
03继续往西铁炉村,有陈家大院,陈家先祖曾在明崇祯天启年间为官,明灭后家族子孙分散,其中一支迁移至此,繁衍生息,经40年发展,成为一方豪富。
04往北湛河大桥,是平顶山市区第一座交通桥梁,始建于1956年,比平顶山建市的历史还早,除了桥面护栏外,桥体上没用一根钢筋,因为当时钢材稀缺,工程师们另辟蹊径,用烧制的特殊陶粒作为主要材料,减轻了桥体自重,从而能承受更大荷载,近70年来,坚固如初。
05不远处的诸葛遗墟,相传是诸葛亮父祖的避难、埋骨之地,诸葛亮少年时曾在此守孝、读书,之后才随其叔父诸葛玄迁居荆州,躬耕南阳。
“侯之父若祖自琅琊避地,曾寓此而葬焉。躬耕南阳,尚在厥后。”
--明代牛凤在《改正诸葛武侯祠记碑文》
“诸葛坟墟在县北平顶山下,有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断石幢云此地有诸葛之旧坟墟。隋去三国未远,言必有据,今山下稍西有诸葛庙,后有金鸡冢,疑即武侯父祖葬处。”
--清代《叶县志》
06再往北有平顶山商场,兴建于上世纪70年代,地处平顶山的核心地段,是几代平顶山人的童年,青春,和回忆。
怼碗麻辣面,广场看一看!(歌舞环节)
07平顶山的名字名字,来自于市区北边的一座山顶很平的大山,山上有包公祠,当地传说,包公微服私访时,曾在此受难,囚禁于水牢之中长达七天七夜,后人立祠纪念。
08附近有个岳家村,据说是岳飞后裔居住的村子,遇见当地一户人家办白事,驻足观礼了一会,当地的这些民俗保留的依然很完整,但很多地方已经草草了事,将这些视为愚昧、麻烦与陋习了。很多老人死后,晚上直接拉出去偷埋,没有任何仪式,孩子们该打牌打牌,一个人就这样悄无声息的消失于村庄,很多时间后,偶有其他老人问起,才知道已经故去,随之而来的,往往是一声叹息。中国古代讲“慎终追远”,生、死本来是人生课题的一体两面,当死亡都变成了一种潦草,或许生也就成了一种随便了。
09往西有银王炮楼,王家以卖豆腐发家,民国时社会动荡,匪患频繁,王家出资修建了这座炮楼,用于看家护院。
10石龙区有白朗墓,他是民国乱世的一代枭雄,于1911年10月,以“打富济贫”为号召,率众起义,鼎盛时期达两万余众,横行五省,劫掠天下,后被北洋军剿灭,其部下将他秘密埋葬于此处。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传统意义上的大规模农民起义,民间流传有很多他的传说,感兴趣的可以搜一下。
11平顶山最著名的景点,应该是香山寺,这里是观音菩萨成道之处,阴云漫天,快到山门处,有零星雨点滴下,旋又放晴,跟随一位居士姐姐拈香,礼佛,绕塔。
还读到两首禅诗,一首是:
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
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
另一首是:
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
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
不觉到夕阳时分,坐山门台阶上,看山风吹云,听僧人唱赞,有种似曾相识之感。
12往南,石桥营有古民居建筑群,大寨始建于明代,清咸丰年间,扩建重修为青石大寨,一般这种这种大寨出现的时候,预示着天下已乱。
13往西滍阳镇有应国墓地,1986年,当地农民取土时,意外挖出了青铜器,消失了三千年的古应国,重新被人们发现。
这里有西周至汉代墓葬500余座,出土珍贵文物数以千计,平顶山博物馆里有大量珍藏,这只玉鹰是镇馆之宝,是用上等的新疆和田白玉雕琢而成,细腻柔和,古朴温润。鹰是古应国的图腾,代表着他们的勇猛和荣光,平顶山市被称为“鹰城”,就来源于此。
原来的滍阳古镇就是应国的都城,曾是一处繁华的水陆码头,1964年因白龟山水库建成蓄水,被淹没于湖水之下。
14一同被淹没的,还有宋庄的牛皋衣冠冢和牛皋祠。
建炎四年(1130年)四月,牛皋曾在此设伏,歼灭南侵北返的一部金军主力。此后,牛皋及部下,划归岳飞指挥,成为岳家军副统帅,在抗金战争中屡立战功。
岳飞遇害后,牛皋也被主和派以毒酒所杀。
临终之时,他悲愤地说:“皋年六十一,官至侍从,幸不啻足。所恨南北通和,不以马革裹尸,顾死牖下耳。”
牛皋被害的噩耗传回家乡,乡亲们虽处于金军占领下,仍悄悄以传统仪式迎接其魂魄,并在故里和宋庄封土为衣冠冢,以示纪念。
原址在1964年被淹没于水库之下,2014年,大旱,白龟山水库水位严重下降,原遗址和碑刻得以露出水面,当地村民合力重建,前后相距50余年。堪叹忠义不泯,冥冥之中,似有鬼神护佑。
至此走完了平顶山市区的14处古迹,平顶山因为煤炭而建市,但后来一不小心,在东边发现了四千多年前的夏朝军事重镇,又在西边发现了神秘消失三千多年的西周古应国,原来三四千年前,我们的先祖,就已经在这里,建立起了人烟稠密的城市,后来被岁月的尘埃所淹没,又过了几千年后,后人重新将这里激活,发现了他们的故事,不知是历史的巧合,还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数。
这就是“厚重河南”的具象化体现吧,任何一个区县,其历史都不容小觑,目之所及,山河高邈,虽然几千年雨打风吹,仍有不少的流风余绪,留待后人凭吊追忆,而我们脚下的大地,不知道还藏着哪些秘密,等待我们去发现破译,在历史的长河里,和那些古人,不期而遇。
但其实这个视频只是一个开胃小菜,平顶山下面的几个县城的历史,比市区悠久的多,我们接下来,会继续分享汝州23处,宝丰27处,鲁山14处,叶县26处,舞钢12处,郏县的23处古迹。
感谢耐心看到最后的朋友,感恩你们的一路陪伴以及一键三连,山高路远,长路漫漫,咱们下个视频,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