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关于做好今冬明春农机化生产工作的通知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1-27 12:46

  关于做好今冬明春农机化生产工作的通知
  晋农机工发〔2024〕1号
  各市、县农机(现代农业)发展中心:
  冬春季是夺取明年夏季粮油丰收、确保春耕生产顺利开展的重要时期。据气象部门预计,今冬明春大部分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但阶段性冷空气活跃,极端天气可能多发频发,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为充分发挥农机作业队伍应急救灾主力军作用,强化机具装备供给,做好今冬明春农机化生产工作,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
  各级农机部门要高度重视,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到粮食生产的极端重要性,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范应对工作的重要批示,落实农业农村部《今冬明春科学应对厄尔尼诺防灾减灾保安全稳供给预案》,根据《农业农村部关于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做好农业机械化生产有关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切实抓好今冬明春农机化生产工作。
  二、强化组织协调
  加强与气象、交通运输、石油石化等有关部门沟通协调,针对可能的冻渍、干旱、病虫害及机具进地困难、供油短缺等情况,提前做好灾害预警、应急值班值守、防灾减灾机具储备等各项准备工作,为农业生产防灾减灾提供机械化支撑。各地进一步制定和细化完善当地农机应急作业工作预案,做到有备无患。加强区域协同,紧密联系相邻市县,根据需要开展互助合作,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加强机具调度,强化供需对接,做好服务保障,共同应对区域性灾害影响。
  三、加强技术指导
  及时组织农机技术力量下乡巡回服务,指导机手判断适宜作业条件、科学调整机具状态、排除作业机具故障,提升作业质量和效率。一是切实做好冬小麦分类管理,对弱苗麦田,可采取高效植保机具喷施叶面抗冻剂或叶面肥;对缺肥麦田和底肥不足麦田,采用中耕机增施氮磷钾肥;对过湿或积水麦田,及时组织机械进行清淤挖沟排水降渍作业;对旺长麦田,在小麦返青至起身期的适宜天气,开展机械化镇压作业。二是防范冬季恶劣天气对设施农业生产影响,对农业设施,要指导及早检查、修缮、加固设施棚室,降温时要启动卷帘机盖好保温被、开启增温机械等增温防寒。三是应对畜禽养殖雨雪低温冻害,对畜禽舍做好隐患排查,提早检查维修畜禽棚舍及池塘塘埂,做好圈舍池塘等养殖设施设备保暖防冻,全面检修加固水、电、路、舍等基础设施,降低安全生产事故风险。
  四、强化农机装备供给
  充分发挥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引导作用,对喷杆喷雾机、中耕机、耙磨镇压等农机装备应补尽补,支持农民购机用机,及时投入今冬明春农机化生产作业。要多措并举增加农用水泵、喷灌机、履带式拖拉机等应急作业农机装备及零配件有效供给,做到“有机能干、有处能调、新机能买、有人能改”。与农机产销、改装、维修等企业主体建立直接联系制度,增强农机装备生产改装、零配件供应和应急抢修等保障能力。
  五、强化农机作业安全管理
  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农村“大喇叭”等形式开展农机安全法规常识和事故警示安全教育,深入乡镇广泛下发《农机具检修技术标准》、《农业机械安全操作规程》等安全宣传手册。指导农机手及时将农机具停机入库,做好冬季农机检修维护工作。有生产作业任务的地区,提醒农机手尽量避免低温雨雪天气外出作业。
  六、加强培训宣传
  要将农机防灾减灾应急作业技能作为农业培训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农机专业技术人员和一线“土专家”作用,针对农田冻渍、干旱、病虫害等情形开展技术培训,促进机手熟练掌握技能要点。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农机装备在农业防灾减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明确专人负责农机化生产和农机应急作业工作,按时准确上报相关数据和材料,确保信息畅通。各地在做好农机化生产工作过程中,遇到重大情况和典型做法及时报送我中心。

  山西省农业机械发展中心

  2024年1月11日

特别声明

1.本文为自媒体、作者等金农网网络用户在金农网自媒体中心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金农网的观点或立场,金农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和存储空间。

2.凡本网注明“来源:金农农业机械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金农农业机械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金农农业机械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5.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6.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7.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0451-88003358 电子信箱:info@jinnong.cn(系统自动保留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