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食堂好不好吃,很大程度上影响居民群众的幸福度,是关乎品质养老的“头等大事”。沈北新区2023年建设的15家社区食堂到底咋样,群众说的算!
近日,沈北新区民政局开展了“食堂评价大揭秘”行动,属地街道通过问卷调查、入户走访、现场采访、集中评价、线上线下结合等多种方式对食堂卫生、味道、营养、环境、服务、活动开展等“货真价实”情况进行了客观评价,评价群众覆盖已开办社区食堂的所有街道及辐射社区。
以街道为单位,道义街道分别开展问卷调查和线上问卷调查,满意度达90%以上。部分社区居民提出开设回民窗口等服务建议。正良街道参与评价居民230人,满意度达90%以上。新城子街道:发放调查问卷150余份,对助餐点环境、口味、服务、营养搭配等方面展开满意度调查,满意度达100%。辉山街道发放调查问卷300份,非常满意占98%,人和社区食堂接受群众建议,立即对价格作出了调整。财落街道作为唯一农村社区食堂,食堂充分发挥沈阳老市委红色资源优势,借力研学项目,有效解决了低保、特困、残疾、独居等困难群众的就餐问题,村民满意度较高。
沈北新区15家社区食堂成功探索了“村集体+助餐”“公办民营+助餐”“公益慈善+助餐”等多种模式,共提供100余种特色美食,各种小炒菜、炒面盖浇饭等应有尽有,居民生日还会提供免费蛋糕。可以说,每个居民都能在食堂找到适合口味的美食。同时,成功举办了“老想吃了”沈北新区首届老年营养餐大赛、沈北新区土特产展销活动和“社区食堂教您做家宴”新春活动;实践了“食堂+康复”“食堂+学堂”“食堂+土特产”“食堂+文化活动”多个应用场景;发布了极端天气“进店先就餐,免费上门送”活动倡议,为辖区内高龄、独居、残疾、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困难群体提供免费送餐上门服务;开展了户外工作者“爱心驿站”主题活动,为环卫工人、外卖骑手等群体免费提供热水、充电、歇脚等便捷服务;邀请了沈阳医学院专家老师免费定制饮食清单……
今年,沈北新区民政局将持续发挥社区食堂的“美食集市”功能,拿“时间”换“空间”,充分发挥“五社联动”作用,加强与社区、社工站、志愿队伍的联动,吸引居民群众走进食堂,品尝美食,参与社区建设,让食堂真正成为增进居民交流、提升社区志愿服务、增强社区共建合力的重要舞台和邻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