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此青绿?共“树”未来 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开展义务植树活动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3-20 03:38



“植”此青绿,共“树”未来

阳春三月暖,一起植树忙。3月12日,在第46个植树节到来之际,在市人大党组成员、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党组书记黄朝奎,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局长贾俊的带领下,局机关80余名党员干部代表和志愿者在宜兴市国家森林公园开展“履行植树义务,共建美丽宜兴”义务植树活动。

活动现场,大家分工协作,扶苗正苗、挥锹铲土、培实新土、拎桶浇水,认真细致种下一棵棵银缕梅、枫香,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局领导边植树边询问树种特点、日常管护等情况,要求宜兴市林场加强苗木后续养护,确保栽植的林木成活、成林、成景。

绿水青山常相伴,自然生态建新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森林关系国家生态安全,林业建设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发展林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2023年度,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林业局)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加快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和林业现代化建设,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贯彻落实林长制,高效开展国土绿化工作,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提供绿色保障。

一加强生态建设,夯实绿色基底

深入推进国土绿化行动。2023年度完成造林绿化面积8539.81亩。全年新增造林2578.81亩,同比增加1560.26亩,增幅达156.25%,高质量考核指标林木覆盖率达31.35%。

加强全市湿地资源管护。部署冬季太湖、滆湖芦苇收割与管护,春季芦笋禁挖、禁售工作,完成太湖滆湖沿岸水生植物管护任务共3900亩,巩固了西太湖湿地环境,湿地修复成效显著。本年度全市累计修复小微湿地1095亩,全市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69%。

深化推进省级绿美村庄创建工作。成功创建省级绿美村庄6个,其中新建绿美古树村庄1个,新建绿美村庄4个,改造提升绿美村庄1个,有力助推乡村振兴和农村环境改善。

二规划政策齐保障,践行科学绿色发展

深入贯彻空间规划“一张图”。我市《宜兴市林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完成编制,构建了林田、山水、湖草、公园、绿道等全方位、全覆盖的林业发展建设蓝图。

高质量规划引领规范化管理。我市已组织开展宜兴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江苏宜兴龙池省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宜兴市太华山省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深入贯彻以规划为引领,严格依据规划进行管理,全面加强自然保护地管理工作。

用地用林合并审批有序推进。为贯彻落实上级政策要求,优化营商环境,提高重大项目要素保障效率,我市成功争取到省自然资源厅和省林业局用地用林合并审批试点县。为保障试点工作顺利推进,我市已提前部署林地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固定林地保有量,为后续规范资源管理、提高用地保障效率提供保障。

三推进林业产业发展,严守安全生产底线

积极引导木本油料作物种植。贯彻落实总书记的“大食物”观理念,积极实现“四库”发展目标。目前全市种植薄壳山核桃近5000亩,油用牡丹1200亩,板栗7000亩,银杏680亩,木本油料作物产量连年增收,种植效益明显增加。

牢固树立林业安全生产工作方针。强化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意识,落实主体责任,积极开展隐患排查,发现隐患及时组织整改,进行验收销号,做到闭环管理。有效保障我市林业生产安全,为林业可持续发展创造稳定、良好的工作环境。

扎实推进森林防火。积极推进“引水上山”工程建设,提高森林防火区域“以水灭火”能力。全年在森林防火重点区域共新建10.5公里森林防火通道。积极推进“建蓄能驿站、解护林之忧”项目,新建15处标准化护林岗哨建设。强化森林防火宣传,实施进入重点林区推送森林防火公益短信息提示宣传服务,累计发送短信300余万条,森林防火宣传覆盖面持续拓展,全市森林防火能力进一步夯实。

“十四五”以来,全市成功创建省级绿美村庄26个,完成年度造林绿化1.8万亩,其中新增造林4200亩,退化林修复、低效林改造更新3800亩,封山育林面积1.2万亩,造林绿化工作完成实绩连续多年位列无锡大市第一。

下阶段,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将进一步压实责任、强化管理、创新举措,持之以恒抓保护、全力以赴促发展,努力把宜兴的美丽山水保护好、把绿色产业发展好,走出一条具有宜兴特色的林业发展之路!

撰稿:吴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