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社区运转更优化更有活力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5-23 00:11

让社区运转更优化更有活力

□周静

基层无时无刻不在运转,为什么需要“保”?“六保”中的“保基层运转”,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是因为在前所未有挑战的情况下,保基层运转,对抓实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无疑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两会期间,“基层”成为高频词,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多次出现。

保基层运转,主要是保障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等各级政府部门经费,使基层治理特别是教育、医疗、治安、水电、公交等公共服务正常运转。品读“国家账本”可见,一方面,资金直达市县基层;另一方面,中央本级支出中,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减少一半以上——“增”得可观,“减”得彻底,直指“保”得坚决。

街道和社区,是政府职能的触角,尤其是在疫情防控中,它们的作用更加明显。我省代表团小组审议时,对加强和改进社区治理的建议引起与会代表的共鸣。代表团团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庆伟说起到基层调研疫情防控时的情景十分感动:广大社区工作者冒着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严寒值班值守,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累,做了很多细致有效的工作。没有社区工作者的辛苦付出,就没有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积极成效。社区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的确,街道社区干部是“全能保姆”,“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社区工作者面对的是千家万户、千头万绪,通过他们的穿针引线、承上启下,发挥着落实方针政策、共谋百姓福祉的关键作用。

确保街道社区经受考验、有效运转,一方面要解决问题,工作辛苦、收入微薄、生活清贫,依然是广大基层干部的“头大”难题,应积极探索保障和提升社区工作者待遇的有效方式和途径,建立关怀机制,增强岗位吸引力,由一般性的表彰奖励上升为长效化的制度机制,让社区工作者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另一方面,社区工作者也要及时做好调整,提高服务本领,要主动把自己的“社区微脑””与“城市大脑”连通起来,把“网格治理”与“公共管理”畅通起来,把“便民服务”与“智能治理”衔接起来。27日,中央文明办出台重大调整: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将不再把流动商贩、占道经营等列为测评考核内容。那么,在集聚消费人气、促进市场繁荣的同时,如何引导商贩文明经营,街道、社区工作的新任务随之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