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与安徽之间换地,河南省200多个乡村,为何划入安徽省?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6-11 10:14

原创 河南与安徽之间换地,河南省200多个乡村,为何划入安徽省?

2022-01-23 15:51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河南省与周边各省区划调整的故事,例如河南省与河北省、湖北省、山东省之间的区划变迁。今天,作者和大家聊聊河南省与安徽省区别变迁的情况。在50年代,河南省陆陆续续有200多个乡村,划入了安徽省管理。而安徽省总计有140多个乡村,陆续划入了河南省管理。今天,我们就聊聊当年两省之间的区划调整。

首先,我们聊聊河南省的基本情况。河南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粮食大省之一,按照七普统计的数据,河南省总人口接近1亿人,排名全国第3位。河南省是我国的粮食大省,也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供应基地。尤其是小麦,河南省的小麦供应了很多省份。全国的馒头、火腿肠、水饺、汤圆等等,相当一部分都来自于河南省。

河南省总计下辖了17个地级市,分别是:郑州市、开封市、洛阳市、平顶山市、焦作市、鹤壁市、新乡市、安阳市、濮阳市、许昌市、漯河市、三门峡市、南阳市、商丘市、信阳市、周口市、驻马店市。每个地级市又下辖了不同数量的区、县、县级市。

在明朝统治时期,河南省的区划轮廓已经基本形成。但安徽省的区划轮廓,则并没有形成。在明朝统治时期,由于明朝下辖了南北直隶、13个省。南直隶包括了现在的安徽、上海、江苏等地。北直隶则包括了现在的河北省,以及北京、天津等地。17世纪中期,清朝逐步消灭了南明各个政权和农民起义军势力,确立了对全国的统治。

并且根据自己的需要,调整了各省的区划,形成了18个省的区划格局。清朝统治时期,北直隶更名为直隶省。南直隶的地位下来,更名为江南省。由于江南省面积辽阔、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出现了很大的管理难度。在康熙皇帝在位的初期,清朝撤销了江南省,设立了安徽省、江苏省。其实,安徽省的很多州府,与河南省相邻。

在河南省,设立了各个州府,分别是:开封府、陈州府、归德府、彰德府、卫辉府、怀庆府、河南府、南阳府、汝宁府、郑州、汝州、许州、陕州、光州。与此同时,安徽省划分了8个府、5个直隶州,分别是:安庆府、徽州府、宁国府、池州府、太平府、庐州府、凤阳府、颖州府、六安州、泗洲、和州、滁州、广德州。

河南省与安徽省的交接地区,在清朝统治时期,各方面的水平非常有限,很多乡镇的划分并不清晰,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很多年时间。1912年,清朝灭亡以后,我国进入了军阀混战的阶段。从清朝统治的后期开始,河南、安徽等地遭遇了一系列的自然灾害,例如水灾、旱灾等等。在部分地区,滋生了大量的土匪武装,对各地群众进行残酷的压榨。

再加上军阀之间的相互混战,对各地经济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各地群众的日子很苦。进入建国初期,随着大规模战争的结束,我国进入了战后重建、恢复生产、发展建设的时期。与此同时,我国开始腾出手来,勘定各省之间的界线。其中,就包括安徽省、河南省之间的省界。在40年代末期,出于管理上的需要,安徽省曾经被划分为皖北行署区、皖南行署区。

河南省最东部的永城县,曾经被划入了皖北行署区管理。行署区属于建国初期的区划,除了皖北行署区、皖南行署区,还出现了川北行署区、陕北行署区等一系列的行署区。不过,进入50年代以后,过分复杂的区划对经济发展不利。1952年,皖北行署区、皖南行署区被合并,重新组成了安徽省。与此同时,代管了3年时间的永城县,还给了河南省商丘专区。

永城县还给河南省的时候,安徽省的雨亭、新兴两个乡镇,总计11个乡村,也划入了河南省商丘专区管理。与此同时,安徽省霍邱县孙戚乡下辖的各个村庄,划入了河南省固始县管理。霍邱县三河尖镇和桂庙乡下辖的各个村庄,划入了河南省淮滨县管理。为了弥补安徽省,河南省固始县新街乡和花园乡下辖的各个乡村,划入了安徽省霍邱县管理。

其实,类似的换地情况,在五六十年代非常普遍,一般都是围绕治理河道、湖泊等大型工程展开的。在此之后,1955年,为了治理洪泽湖的需要。安徽省的盱眙县、泗洪县,划入了江苏省管理。为了弥补安徽省的损失,江苏省把自己的萧县、砀山县,划入了安徽省管理。河南省与安徽省的区别变迁,基本上历经了3个阶段,1952年的变迁仅仅是第一阶段。

50年代中期,河南省与安徽省第二阶段的区划变迁开始。1955年,安徽省阜南县的7个乡村,划入了河南省淮滨县管理。作为回应,河南省淮滨县的100余个乡村(包括了桂庙乡、邬岗乡、王小围乡、胡庄乡、栏杆乡、台庄乡、范住乡等大片地区),划入了安徽省阜南县管理。1956年,安徽省临泉县的3个乡村,划入了河南省项城县管理。

随后,河南省项城县的6个乡村,划入了安徽省临泉县管理。历经这一轮区划变迁以后,双方的区划暂时稳定了下来。60年代中期,河南省与安徽省第三阶段的区划变迁开始。1965年,安徽省砀山县的6个村庄,划入了河南省夏邑县管理。随后,安徽省萧县的5个乡村,划入了河南省永城县管理。作为回应,河南省永城县的55个村庄,划入了安徽省萧县管理。

经过统计,从50年代初期到60年代中期的10多年时间里,河南省与安徽省先后进行了3次区划变迁,也可以称之为“换地。”在此期间,河南省总计有200多个村庄,划入了安徽省管理。安徽省也有140多个村庄,划入了河南省管理。历经了这三次区划变迁以后,两个省的区划轮廓基本上确立下来。在60年代中期以后,基本上没有再出现区划变迁。

关于我国各地区划调整的一系列故事,还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