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华行之江南明珠 秀美太湖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6-19 21:52

这里是长江中下游著名的水乡泽国,有着世界上最早养殖家蚕的历史;这里是吴越文明的发祥地,中华稻作文化在这里起源。今天,苏州、湖州、宜兴、无锡四座历史文化名城相拥这一汪烟波浩渺的湖水,呈现出各自绚丽多彩、浑成敦厚的文化景观;精湛的中华传统技艺与活力四射的文化创新产业在这里交相呼应,熠熠生辉。

究竟是怎样秀美的湖光山色让大文豪苏东坡产生了买田归老的念头?究竟是怎样的智慧让古老的技艺在这里日久弥新、生生不息?本期节目我们带您一起走近散落在长江中下游的这颗“淡水明珠”。

它没有蜿蜒曲折的身世,却有着两千三百多平方公里广阔的胸襟;它没有大江东去的豪情,却有着江南女子的婉约和沉静。它是平原水网区的大型浅水湖泊,长江三角洲130多条河道连同180多个大小湖泊在这里组成了一个密如蛛网的水系。它就是素有“淡水明珠”、“丝绸之府”美誉的太湖,江南真正意义上的母亲河。

太湖古称震泽,又名五湖。大约在100万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大海湾,在漫长的岁月中,它没有义无反顾地投入东海的怀抱,而是选择改变自己,成为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泊。范蠡在《五湖》一诗中这样描绘道他眼中的太湖:“太湖三万六千顷,多少烟波浩淼中。” 这一片烟波浩渺的水域藏匿着大小岛屿48个,山峰72座,湖光山色,相映生辉,因而有“太湖天下秀”之称。沿着390公里风景秀丽的湖岸线,我们开启了这次环太湖之旅,最初迎接我们的是太湖东岸著名的江南水乡,苏州。

苏州有着太湖最长的湖岸线,近280公里占了整个太湖全长的2/3。望亭,位于苏州市相城区内,繁忙的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这里是运河水上由无锡进入苏州的门户地带。这是一座以农业为特色的美丽小镇,保留了沿太湖地区原有的村落、河道、田野。民宅建筑排列整齐,房前屋后种满了黄澄澄的稻子,万亩稻田在白墙黑瓦的映衬下呈现出别样的江南风情。质朴的农耕劳作成为了望亭极具特色的生活景观。四月下秧、五月农夫耕种;六月耘耥,七月开花,八月稻黄。民以食为天,信步行走在稻田间,用指尖感受稻谷的重量,如此特别的体验,让每一位游人都禁不住对食物产生一种油然而生的敬畏。


太湖水乡,水网密布,因此太湖流域非常适合水稻的生长。望亭注重稻米的原生态种植、太湖水灌溉、灯光除虫、人工除草、全机械化收割,这样高科技的农业管理下生产出了“金香溢”大米,香飘四溢,也由此构建起水稻产区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稻作文化。


渔稻文化是太湖远古文化的主体,吴文化的源头。这些隶属于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的出土文物,诉说着稻作文化在望亭悠久的历史。在这些玲琅满目的文物中,容易被参观者忽略的是这件文物。这是六千多年前的炭化稻米,稻作文化发源的名证。

望亭方言,属吴语方言,在汉语各大方言中,使用吴方言的人口仅次于北方方言。 苏州话历来被称为“吴侬软语”,作为吴方言的代表,和这里出产的白米饭一样,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软”,尤其女孩子说来更为动听。除了吴侬软语、吴歌、苏绣、园艺、国学等艺术形式也在太湖水的滋养下越发的灵动和耀眼。

有道是“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位于太湖西北岸的鼋头渚、灵山大佛、灵山小镇·拈花湾、蠡园、华西村等诸多风景区秉承历史文化、自然山水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特色,形成了旅游休闲特色产业。随着政企结合力度的加大、新型合作社的尝试,无锡旅游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历史仿佛风雨中飘来荡去的孤舟,而太湖边有一个古称阳羡的地方,却始终是大文豪苏轼心中归隐田园的所在。离开无锡继续沿着湖岸线行驶,我们来到阳羡,也就是今天的宜兴。据记载,苏东坡曾于1074年第一次到宜兴,其后在漫长的一生中更是多次造访,与友人商讨在这里终老余生。

描写宜兴山水的诗词作品数以千计,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莫过于苏轼的这句“买田阳羡吾将老,从初只为溪山好”了。大凡古代的风流才子均乐山水之美,但朝廷并没有成全苏轼躬耕退隐的归宿,在经历了一连串下狱,贬谪的厄运之后,他退隐湖山的理想终于破灭了。

今天,隶属于宜兴市的丁蜀镇,就是苏轼曾经买田置地的处所。这里的人们如今家家户户以制陶为业,陶文化已是宜兴这座江南小城最显著的城市特色。

一提起宜兴,人们自然而然会把它与紫砂壶联系到一起。姚志源是紫砂技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一把小小的紫砂壶,方寸之间融入了艺术家对生活的理解。

宜兴的紫砂器具发端于宋朝,它的茶壶是从明代中期逐渐艺术化的。从实用的器具到只作为观赏的艺术品,其中大约经过五六百年时间。今天的紫砂是宜兴人引以为豪的家乡特产,非常适合送朋友,或者自己收藏。从不断飙升的市场价格即可看出,茶文化、紫砂文化在这里不失时机地得到充分强调。

当你手捧一把散发着陶都温暖地气的紫砂壶,壶里袅袅飘出的不仅是甘甜的茶香,更多的是宜兴迷人的生态文化和浓郁的地方风情。

认识和了解一个城市,美食是一个很好的途径。苏东坡是在宜兴认识雁来蕈的,一经尝试便无可救药的上了瘾。雁来蕈豆腐、宜兴头菜、八宝乌米饭、臭腻糊、清蒸大白鱼,藏匿在山水之中不起眼的食材,一旦与独具慧眼的人们相遇,它们的魅力便瞬间爆发。能够与这样的美食相遇,的确是旅行中的绝妙体验。

真正的美食家是懂得自然的,他们和那些在田野跟山水间采摘、耕种、捕获的劳动者一起,在最合适的时间,按照大自然的指引去获得美味。这里是湖州太湖图影湿地公园,正在表演的是一种古老的渔猎技术,鸬鹚捕鱼。“水上有白帆,水下有红菱,水边芦苇青,水底鱼虾肥”,1978年的一首优美婉转的水乡民歌《太湖美》,传唱大江南北,成为了许多人对太湖的第一印象,这里的景色重现了歌中所描绘的丰收场面。

此时水乡的天空飘起了蒙蒙细雨,烟雨江南如梦似幻,泛舟太湖流水之上,仿佛置身画中。不少文人墨客也曾钟情于这片绿水青山,他们或依水而居,或挥笔成诗,书写下一张张美丽的画卷。

除了有不少名人名家都偏爱用湖笔书画以外,湖笔的声名、影响,主要依赖于其做工坚持传统的制笔方式。水盆、结头、包装、刻字,从选料到制作,每一支湖笔都延续了传统手工工序制作而成,历史和文化以日常生活的姿态,生生不息地流传。

从东晋到南宋,北方战乱不断,不少文人雅士、名望氏族,为了逃避中原的战祸,都迁到长江荫护下的江南。凭借这些人才的到来,江南的经济、文化飞快发展,太湖流域随即取代中原,成为中国的经济文化重心地区。在明清时期的农家经营中,栽桑养蚕长期比粮食生产占据了更多的比重,湖州府在当时几乎已经呈现出“尺寸之堤必种桑树,家家户户养蚕为业”的富饶景象,富家大户更是广种桑麻,纺花织布,时人以湖丝是天下之最。在贸易全盛时期,民间生活安逸得让人艳羡。

古人将蚕视为沟通天地的生命,在举行大型祭祀或者求雨时,一定要到桑林里去举办。远古先民的图腾崇拜,成为家蚕驯化的最早记载,不知道从什么开始,养蚕剿丝的秘密不胫而走,丝与线的纵横交错间,改变了江南乃至中国的历史。穿衣只穿丝绸、饮食少不了鱼虾成为明代一般的中产阶级子弟的生活常态。然而伴随着钱山漾考古遗址的发现,湖州丝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6000多年前。

新石器时代,或许离我们太过遥远,博物馆里的遗物,或许能让我们感受到当时的人们生活的气息。今天,借助高科技的动态展示,我们得以在钱山漾文化交流中心的穹幕剧场,沉浸式观览天虫吐丝的秘密。“一部丝绸史,处处见湖州”,通过开展国内外文化交流、实现互联网线上线下互动等多元手段,展馆向后代讲述湖州丝绸故事、向世界展现中国丝绸文化。人类丝绸文化起源于中国,而中国丝绸文化则离不开太湖水的养分。

湖州是太湖周边唯一一座以湖命名的城市,也是我们此行的最后一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湖州是著名的“两山理论”发源地,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的示范基地。选址于湖州长兴的太湖龙之梦乐园践行了两山理论,欲建设成为四倍规模于上海迪士尼的旅游综合体,以及全球规模最大的酒店集群。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传统的景点旅游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大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一批满足全新“旅行““旅居“需求的全域旅游业态因此在这里孕育而生。

一群水鸟的疾飞,在空中留下了优美的弧线,山水和花果以平常人家的本色,熠熠生辉。在整个长三角洲繁华的都市圈中,这一片得天独厚的山水无疑是令人向往的。行走在太湖边,万顷碧波尽显柔情,一切烦恼都风吹云散。这里美好的自然、纯朴的乡情、厚重的文化、灵动的水乡风光,都是你一去再去的理由。

这是最经典的江南和最纯粹的自然了。在日复一日的东升西落里,太湖哺育着水乡良田,看尽了江南繁华。它是达官贵人衣锦还乡的故居,它是穷困潦倒倦鸟归巢的老宅。因为太湖,一些古人在我们心里像风一样飘然而至,因为太湖,一些文明像水一样生生不息。正因为有了太湖之水的含蓄和滋养,吴越大地才派生出了色彩绚丽的渔猎文化、吴越文化、稻米文化和丝织艺术。作为哺育江南灿烂文化的母亲河,太湖为华夏文明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传统与新兴产业的交融与碰撞中,我们有理由相信,这颗镶嵌在长江三角洲的“淡水明珠”将散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