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王朝建都之地,此外,还是西周、西汉、新莽、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朝代的京畿之地。历史悠久,文物荟萃,1993年,咸阳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今日咸阳
今日咸阳
今日咸阳
今日咸阳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咸阳的城市建设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从下面的这组新老照片对比可以看出来改变是多么的巨大!
1907年法国人拍摄的原咸阳钟楼
1907年,法国汉学家沙畹在咸阳县城(今咸阳市区)永绥街南口拍摄了当时的咸阳钟楼。从这幅黑白相片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高大的三层钟楼主体,下方留有通道供市民、马车出入,照片中,商铺依钟楼两边而立。上图中的咸阳钟楼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道光中期重修,由于历史原因,上世纪被中期拆除。
新建的咸阳钟楼
2009年, 市委、市政府决定重修咸阳钟楼。2010年10月,咸阳钟楼落成。钟楼广场占地25亩,总投资过亿,楼前栽植明代国槐、设置百吨奇石。钟楼西的下沉式广场,既是剧场也是观钟楼、赏音乐喷泉的理想之地。有彩色音乐喷泉、108棵柿子树及女贞树组成的景观树阵,整个钟楼广场建筑风格为仿唐建筑。钟楼广场与明清城内古建、遗址互为一体,与人民广场、统一广场一线贯通,不但为市民群众览胜追昔、休闲健身开辟了新的空间,而且增添了古城神韵,带动了周边繁荣。
1933年的咸阳古渡
民国时期的咸阳古渡
民国时期的咸阳古渡木桥
历代诗人对咸阳古渡多有所描述,唐代诗人李商隐有诗云:“京华庸蜀三千里,送到咸阳见夕阳。” 从长安城到咸阳桥,送行送出一天的路程,颇有送君千里的情谊。唐代诗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人们耳熟能详,就是王维在此为朋友饯行所作:“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据咸阳地方志记载,“咸阳古渡”建筑于明嘉靖年间,建有一座木桥,通陇通蜀,过客众多,为秦中第一渡。“咸阳古渡”为古长安通往西北西南的咽喉要道,处于十分重要的地理位置。
咸阳古渡木桥遗址
2002年,咸阳考古工作者在水利部门清理河道时,意外发现了一段旧河堤遗址。遗址分为两个台阶,皆为长方形石条砌成。第一台阶底部河床处有两组柏木桩,第二台阶上有一块刻有“咸阳县新修河岸之记”九字的石碑。此外,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大量镶嵌在台阶上的铁环、铁柱等拴船用具。经过考古分析,确定这就是关中八景之一的咸阳古渡遗址。至此,沉睡近半个世纪的咸阳古渡旧址,冲破泥沙的阻隔,重现人间。
咸阳古渡遗址博物馆
2013年4月,在原咸阳古渡遗址处建成咸阳古渡遗址博物馆(位于咸阳市渭阳东路咸阳湖风景区内)。该馆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投资近2000万元,集遗址保护和文物展示为一体,整个建筑分上下两个部分,上部为仿古廊榭,下部为博物馆,主体建筑外立面雕刻有古渡历史典故,再现了古渡历史脉络与繁华景象。
咸阳渭河二号大桥(渭城桥)
咸阳湖景区风雨廊桥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目前咸阳市区已经建成有咸阳桥(一号桥)、渭城桥(二号桥)、秦都桥(三号桥)以及上林大桥4座公路大桥、一座景观大桥风雨廊桥、两座铁路大桥陇海铁路咸阳大桥、高铁咸阳渭河大桥。众多的桥梁将渭河两岸紧密地连接起来,咸阳古渡早已成为历史。
1980年的咸阳七厂十字
七厂十字是咸阳市区主要道路东西走向的人民路与南北走向的秦皇路(原西兰路)交叉路口,交通十分繁忙。从旧照片中可以看出,道路狭窄,交通混乱,在路侧还树立有语录碑。
如今的咸阳七厂十字()
实施综合改造后的咸阳七厂十字对道路进行了拓宽,拆除了语录碑,建有八个出入口的行人地下通道,交通秩序和通行效率极大改善。
80年代的西北国棉七厂大门
西北国棉七厂位于人民中路与秦皇路(原西兰路)交叉路口西侧,而东侧的交通交叉路口七厂十字因此得名。曾与西北国棉一厂、西北国棉二厂、陕西第八棉纺厂、陕西印染厂、陕西第一毛纺织厂、陕西第二毛纺织厂、陕西纺织机械厂、陕西纺织机械研究所等纺织企业成为咸阳的支柱产业。
2005年改制为咸阳华润纺织公司后的原西北国棉七厂大门
西北国棉七厂因为改制,先后更名为陕西天王集团、咸阳华润纺织有限公司。
2018年原国棉七厂厂区已成为碧桂园秦都府建设工地,图为原大门所处位置
随着时代和经济的发展变化,纺织行业逐步低迷,各纺织企业经营一度陷入困境。为适应城市建设和行业发展的需要,咸阳市政府在市区西部与兴平市临近区域设立咸阳新兴纺织工业园,各纺织企业逐步迁往工业园,焕发出新的生机。2018年11月,原西北国棉七厂在长期停产后被挂牌拍卖后成为商业地产开发项目。三年后,这里将崛起一座高尚商住小区碧桂园秦都府。
原市中心广场东南角的服务楼旅社
老咸阳人都还记得,如果经常逛街的话,那么必定要从市中心广场东南角的服务楼旅社、红旗饭店门前经过。因为它们所处的地理位置正是当时咸阳市的市中心繁华地段,在它们的西侧,便是市中心广场,对面则是当时咸阳市的商业文化中心嘉惠商场、电影院和工人文化宫。在2000年人民路拓宽改造和中心广场改造项目实施中,被拆除并成为中心广场的一部分。
曾经的人民路两侧梨树硕果满枝头
70年代,咸阳人民路两侧绿化带内栽植着梨树。每到春天花开时节,满树梨花香。而到了秋季,则是硕果累累,却没有一个人乱摘枝头的梨子。对此,外国报纸曾有过报道。而《参考消息》还曾经三次刊发过外国人拍摄、撰写的赞美人民路梨树、梨花的图片和文章。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也曾报道过咸阳人民路梨树的新闻。
1978年正在建设中的市中心广场
1978年,市中心广场初具规模,北部建有一个用砖头砌的露天舞台,台中央有15米高的伟人水泥塑像一座,后台18根旗杆排列两侧,舞台两侧各建有正方形翠蓝松树坛,树坛后侧两米处建有书画陈列墙,墙的外侧为松树林,旗杆后栽有高12米以上的12株雪松,广场四周设有几个照明用的路灯。广场北边是当时的咸阳市(县级市)政府。以广场为中心的商业、工业格局初具规模,广场主要沿东西方向四周扩展,以纺织、机器制造的厂矿企业逐步形成。东面有楼高三层的服务楼旅社。随后大世界商场也跻身其中,成为咸阳当时最大的商业门店。紧挨着是照相馆、理发馆以及糖酒副食公司,东侧是红旗饭店。广场正对面,是原先的咸阳电影院、嘉惠商场和市工人文化宫。
1980年的市中心人民广场
80年代初陕西第二印染厂的工人在人民广场集会
80年代,市中心广场仅仅是一片硬化的广场,并未进行大面积的绿化。此时的广场除过有娱乐休闲、公益活动、商业活动、纪念活动等功能外,还发挥着交通枢纽和车辆集散地的作用,当时西安至咸阳的59路公交车始发站和终点站就在这里。80年代末,西安至咸阳的公交线路有国有和私营同时经营,记得当时咸阳至西安的票价是1元,而国有和私营公交为了争取客源,在此展开了持续多日的票价大战,将票价直接降到0.5元,一方乘客满员发车,就燃放鞭炮庆祝,而另一方满员发车则敲锣打鼓庆贺。后来市政府出面调停,这一无序竞争的混乱情况才得以停止。
1993年的市中心505广场
1993年,以505神功元气袋等系列保健品而闻名全国的咸阳505公司投资对广场进行改造并命名为505广场。由于有了绿地与喷泉交相辉映,它成为当时整个咸阳的亮点,每当喷泉打开时,休闲的市民们都争相观看。
2001年的市中心人民广场
2000年,咸阳市政府决定对人民路进行拓宽改造,市中心广场也一并纳入改造建设之中。次年,重新规划设计建设的人民广场竣工。广场由东西两条主轴、南北两条副轴组成,主轴线上依次形成“观礼台”、“喷泉水系”、“集会广场”、“城市主雕”四个景观序列,象征着咸阳辉煌的过去,蓬勃的今天和光辉的未来。观礼台由北向南按历史发展顺序耸立着11组汉白玉浮雕文化柱,记录了咸阳古都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城市主雕为“咸阳——腾飞”,它使用彩钢雕塑了一只昂首朝阳、展翅腾飞的火凤凰,凤凰口衔“太阳”,谓之“衔阳”,取“咸阳”谐音。南北副轴上“景观花坛”“喷泉水系”“叠水墙浮雕”三个景观。叠水墙北面雕刻了周、秦、汉、唐四个朝代鼎盛时期的历史事件。广场用花岗岩和广场砖铺设,从建筑、铺装、小品、雕塑、植被,到灯光的运用,都是十分考究的,并且寓意深刻。
今日的市中心人民广场
2012年,市中心人民广场再次实施改扩建工程,至2014年竣工。如今的人民广场以一个圆弧的下沉广场为核心,结合半地下的商业空间形成一个内外上下环绕延续的长方形城市景观体,四周是以绿化景观为主,丰富广场的空间形态,将公园式体验拓展到垂直方向。改扩建后,除了扩大人民广场用地,而且能有效利用广场地下空间,在地下负二层将会建有600个停车泊位,从而改善了城区中心目前停车紧张的情况,全面改善咸阳中心商业区的交通环境以及城市景观。广场面积也扩至40000余平方米,中心4000余平方米的下沉式区域可以直通负一层商业广场,疏散楼梯将采取浮雕文化墙,绿化种植墙的形式。
原市工人文化宫
咸阳市工人文化宫原址在现人民广场西侧对面、人民路南侧。当时是市民文化休闲活动中心。有图书阅览、旱冰场、舞厅、录像厅、游戏室、书画展览等娱乐休闲和文化项目,是年轻人比较喜欢去的地方。
今日咸阳市工人文化宫
2003年,原咸阳市工人文化宫被拆除后在原址建成茂源大厦。该项目地处咸阳市商业文化最繁荣的中心腹地,是咸阳市政府规划的CBD核心地段,总占地面积14.9亩,总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高约80米,成为咸阳市集商业、餐饮、文化、办公于一体的综合性地标建筑。
80年代的咸阳电信大楼
1971年,咸阳电信综合大楼地处市中心人民路与乐育路十字东北角建成,建筑面积2683平方米,是当时咸阳电信业务综合大楼。在大楼顶部设有四面报时钟表,方便了市民生活。
今日咸阳电信大楼(图中左侧建筑物)
1995年,在旧电信大楼原址新建成咸阳电信大楼,并成为咸阳市又一地标建筑。新的电信大楼的崛起,不仅代表了咸阳电信事业的飞速发展,也代表了咸阳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
昔日咸阳城区渭河滩
渭河是黄河的主要支流之一,流经咸阳城区。由于受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上游及市区大量工业、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导致渭河咸阳城区段河道污水横流,滩面裸露,垃圾遍地,河道及周边的生态与环境急剧恶化。
咸阳湖景区一角
咸阳湖景区一角
咸阳湖景区一角
咸阳湖景区一角
咸阳湖景区一角
咸阳湖景区一角
2004年,咸阳市委、市政府按照“大绿、大水、大气”的建设理念,突出秦风、秦韵、秦文化,果断决策实施渭河城区综合治理即咸阳湖工程建设。经过三年多的建设,2007年7月咸阳湖开始蓄水,标志着咸阳湖工程初步竣工。咸阳湖东西长约5公里,南北宽约260米,水面约1800亩。此后,又对湖岸两侧进行了景观绿化,栽植各种绿化苗木约70万株。咸阳湖已经成为市民休闲健身、观光旅游、水上活动的重要载体,并成为咸阳新的名片。
80年代位于渭滨公园东门(今统一广场)的工农兵雕塑
80年代,在渭滨公园东门内有一座工农兵雕塑,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30至40岁的老咸阳人的相册里可能都有在这座雕塑前的留影。在那个年代,今天的统一广场还是渭滨公园的一部分,当初渭滨公园还是凭票入内游玩,最早票价是5分,后来涨到1角再涨到后来的1元。直至2008年10月统一广场建成,渭滨公园并入咸阳湖景区后才结束了售票的历史,向市民和游人免费开放。
90年代的渭滨公园东门内工农兵雕塑
在工农兵雕塑的东侧,即图片的左侧是游艺项目区,有旋转木马、滑梯、橡皮船等,是小朋友们的乐园。在雕塑的背后,便是渭河滩。当时咸阳湖综合治理工程尚未开始,渭河滩一片荒芜,杂草、野树丛生。
今日咸阳统一广场秦始皇塑像(正面)
今日咸阳统一广场秦始皇塑像(正侧面)
今日咸阳统一广场秦始皇塑像(背面)
今日咸阳统一广场全景
2004年,渭河咸阳段综合治理工程(咸阳湖)开始启动,原渭滨公园整体纳入咸阳湖景区规划之中。渭滨公园东大门被拆除,原工农兵雕塑亦被一同拆除,自乐育南路路口原渭滨公园东门向南至渭河处,规划建设统一广场。2008年7月,统一广场建成面向游人开放,并在此举行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活动。
统一广场位于咸阳市商业中心区乐育路南端,北接渭阳路,南至湖滨亲水平台,是咸阳湖景区主入口,总占地面积约5公顷。广场由地上铺装、主题雕塑、大型喷泉及地下一层建筑物组成。高大的秦始皇石雕像踞广场中间偏北,东西两侧各有4个巨大的蟠龙石雕立柱,立于湖水中, 彰显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气势和咸阳作为大秦故都厚重的历史质感。
1986年正在建设中的凌云楼
90年代的凌云楼
1986年,由咸阳市商业局等单位投资,在市区人民路与西兰路(今秦皇路)十字东南角处建设楼高12层的凌云楼,其中1至3层为商业性营业大厅,4至12层为客房及餐饮娱乐。当时为西北地级市中最高建筑,并成为咸阳标志性建筑。
2008年4月拆除前夕的凌云楼
2008年4月拆除中的凌云楼
2016年在原凌云楼旧址东侧建成的咸阳国际财富中心
2008年,凌云楼开始拆除。2009年,在凌云楼旧址及其东侧西北国棉七厂生活区临街区域开始建设咸阳国际财富中心兴建。2016年建成一期工程。总建筑面积约19万平方米,为框剪结构,地下2层、地上31层,成为咸阳新的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密集消费商业区。
2004年,原工农兵商场旧址建成的金义大厦
城市的发展总是带着强烈的时代印记。60至80年代,在咸阳市区北门口有东方红商场(旧址在今凤凰城北侧),在电影院十字西南角有红旗商场,在人民广场东北角有红旗饭店,在人民路、团结路口有工农兵商场(旧址在今金义大厦苏宁易购)。原工农兵商场的老照片现在很难找到,在印象中是一座多层低矮建筑,主要经营日用百货、家用电器等商品。而根据现有资料,1986年,工农兵商场有职工107名,营业面积1477平方米,实现利税超过100万元。
由原市委大礼堂改建成的咸阳经贸中心
在咸阳军分区东侧、今永绥街和人民路口西南角位置是原市委大礼堂。在90年代初期改建成咸阳经贸中心,1993年8月的中国首届国际医药保健节就在这里举行。
在原咸阳大礼堂、咸阳经贸中心旧址建成的银泰国际办公中心
2008年,由陕西汉道置业有限公司公司投资,在原咸阳经贸中心旧址开发建成咸阳银泰国际办公中心。是一座集为商务办公、精品商场为一体的写字楼。
80年代北门口十字西南角位置的东方红商场
东方红商场位于咸阳市第二人民医院东侧、市区北门口十字西南角。是一座三层建筑。当时主要经营日用百货等商品。
在原东方红商场旧址建成的咸阳双保凤凰城
2013年,在原东方红商场旧址建成商住楼咸阳双保凤凰城。凤凰城层高26层,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占地7266平方米。
80年代初的北门口街心花园
北门口是咸阳市区人民东路与新兴南路、北平街十字区域的称谓,因为民国初期这里是咸阳县城的北门位置,因此被称为北门口至今。在80年代初期,在这里有个街心花园,而十字以南则是以老旧建筑为主的北大街(今北平街),咸阳著名的箸头面(咸阳老街的箸头面)当初就在北大街。十字以北是新兴路,当时多为低矮的民房和店铺。
80年代中期的北门口街心花园弄玉吹箫雕塑
80年代中期,对北门口街心花园进行了改建,树立了弄玉吹箫雕塑。弄玉吹箫源于汉朝学者刘向在《列仙传·萧史》中的历史典故:“萧史善吹箫,作凤鸣。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作凤楼,教弄玉吹箫,感凤来集,弄玉乘凤、萧史乘龙,夫妇同仙去。”
90年代初的北门口弄玉吹箫雕塑
今日北门口弄玉吹箫雕塑
今日北门口十字一角
此后,弄玉吹箫成为咸阳北门口的标志性特征。虽然时代在变,城市建设及周边建筑在改编,但是弄玉吹箫的雕塑一直保留了下来。如今北门口区域不仅是咸阳的一个重要交通路口和重要的商业繁华区域,也是是市民休闲、文娱活动的重要场所。特别是北平街口的夜市小吃,已成为咸阳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外地游客游玩咸阳逛夜市的必去之处。
岁月如梭,沧海桑田。曾经的咸阳留住了多少人的过往,勾起了多少人的回忆。以上照片仅仅是人民路部分路段和咸阳湖今昔的对比,而市区其他路段如渭阳路、珠泉路、秦皇路、世纪大道、文林路等路段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通过新老照片的对比,才会猛然发觉身边的城市原来已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巨大的变迁。而随着时代和经济的发展,城市仍然正在或即将发生新的改变,咸阳如此,全国其他城市也是如此。
这些照片是否唤起了你曾经的回忆,欢迎大家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