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踏上云南世遗之旅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0-11 04:00

在于丰富立体多样的动植物资源

在于气势雄伟的高山大河

在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历史文化

云南

是名副其实的世界遗产大省

目前拥有六项世界遗产

数量排名全国第二位

这些宝贵的世界遗产

是面向全球展示云南文化的窗口

也是云南文化传承保护的最佳例证

正值国庆假期

不如开启一场

探寻云南世界遗产的非凡之旅

体验与众不同的文化盛宴

透过世界遗产

领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丽江古城

彩云之南,雪山之麓

民房群落,瓦屋栉比

百桥千巷,清流绕坊

这就是丽江古城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 马登科 摄

丽江古城

是云南首个世界文化遗产

也是全国第一个入选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历史文化名城

这座拥有八百多年历史的古城

历经岁月洗礼成就世界记忆

漫步古城小巷

总有穿梭时空的错位感

让你梦回那个马帮铃声悠扬的年代

丽江古城 朱远灵 摄

丽江古城的建筑之美

体现在其独特的历史文化

和多样化的建筑风格上

古城内的民居主要为院落式建筑

呈现出“三坊一照壁”的格局

白色的墙体、灰色的瓦顶

精美的木雕和彩绘

每一处都透露着古朴典雅的气息

丽江古城街道一景 马登科 摄

水是丽江古城的灵魂,保持它的纯净却并不简单。丽江古城里的“三眼井”,利用地下喷涌出的泉水源,依照地势高差修建成三级水潭:上面饮用,中间洗菜,下面洗衣服。

丽江是唯一一座没有围墙的古城,位于滇川藏交界处的横断山脉群山之中。从山顶到谷底,高差常常在千米以上。高差如此巨大的褶皱带,在全球都极为罕见。

古城的丽江人尊重自然,在所有的婚丧嫁娶重大仪式上都不会遗漏。在纳西婚礼中,新人会舀取圣水带回家,表达对自然馈赠的感恩。

在古城管理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可以看到:拥有红外传感器的眼睛在监视着这些重要水源地。

人与天地山水乃至动物植物一起,构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共生链条。它带给了古城繁荣,也造就了古城的文化,对自然的千年守护,他们把对大自然的理解,融汇到这一座小城之中,历经千百年酝酿出了这一颗茶马古道上的绿珍珠。

雪山和古城相互衬映 马登科 摄

立于玉龙雪山脚下的丽江古城

历经风云变幻

仍旧风景秀丽,古色古香

一街一景,皆可入画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

纳西风情与东巴文化

在这里代代相传,古韵长存

三江并流保护区

三江并流保护区

是中国唯一满足

全部四条世界自然遗产标准的景观

堪称是世界自然遗产中的

“顶配王者”

“四山夹三江”的地球奇观 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供图

“三江并流”

是地质演化史上的奇观

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

三条大江从青藏高原奔涌而下

它们并肩而行

在云南省境内自北向南

奔流170多千米

共同谱写了一曲壮丽的自然交响曲

三江并流保护区 图源:“云南省人民政府”微信公众号

这片区域横跨中国云南省的丽江、迪庆、怒江、保山、大理5个州市的11个县市区。由8个相互关联的片区组成:高黎贡山片区、白马—梅里雪山片区、哈巴雪山片区、千湖山片区、红山片区、云岭片区、老君山片区、老窝山片区。

高黎贡山怒江片区木克基高山湿地 罗云成 摄

在直线距离不到80公里的范围内,三条大江自北向南并行奔流,气势磅礴地穿越崇山峻岭间。

这里有雪山、峡谷、草甸、冰川、湖泊、森林、丹霞地貌及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等气象万千的自然美景。

这里独特的地质构造,容纳了除沙漠和海洋以外的所有风景。

拟秀丽绿绒蒿 彭建生 摄

这里是世界级的物种基因库,它囊括了多种气候类型,构成了显著的立体气候特征,有着“十里不同天,万物在一山”之说。这里是世界罕见的多民族、多语言、多风俗并存的文化集聚地。

滇金丝猴 彭建生 摄

珍奇的动植物在这里数不胜数,在这片生机盎然的土地上,大树杜鹃在枝头傲然盛放,滇金丝猴嬉戏在山林间,黑颈鹤于水面振翅飞舞……自然的瑰丽汇聚于此,自然的神奇造化与人类精心的呵护,让三江并流保护区的动植物越来越繁盛。

在三江并流保护区

你可以欣赏到

峡谷的险峻、高山的雄伟

湖泊的宁静、森林的繁茂

……

置身其间

江水的流动之美

犹如一首悠扬的诗篇

让你陶醉于它无尽的旋律

与深邃的意境之中

云南石林

图源:视觉中国

“云南十八怪,石头长在云天外”

云南山高岭峻

石林尤为奇特

云南石林形成于2.7亿年前

历经漫长的地质演化

和复杂的古地理环境变迁

形成了极为珍贵的地质遗迹

石林风光 图源:石林融媒

走进石林

众多造型独特、形态各异的石头

有的像人、有的像物

或奇悬幽险、或恢弘大气

让人无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图源:云南省文旅厅

喀斯特地貌是地下水和地表水对以石灰岩为代表的可溶性岩石溶蚀、沉积,以及坍塌、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中国南方喀斯特地貌是世界上最壮观的湿热带-亚热带喀斯特景观之一,云南石林喀斯特是中国形成最晚、最年轻的喀斯特。2007年,云南石林作为“中国南方喀斯特”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中国南方喀斯特(石林) 图源:“云南省人民政府”微信公众号

作为世界自然遗产,云南石林展现了地球演化过程中,不同地理环境的石林喀斯特和发育演化特征。石林喀斯特经历了从古生代(二叠纪早期)至今长达2.7亿年的演化历史,环境的更迭为石林形成准备了良好的地理条件。

云南石林喀斯特的发育经历了“火”(玄武岩喷发覆盖埋藏)与“水”(古近纪路南断陷湖泊)的洗礼,创造了“时间”(多阶段和多期次的石林)与“空间”(古热带海岸、古湖泊山地、现代河流高原环境)结合的石林和分布格局。海底抬升水向下溶蚀,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在有利的地形、气候和水文条件下被垂直裂隙切割,又经水、生物等沿裂隙溶蚀,随着溶沟的加深加宽,岩石被分隔出来,从而形成高大裸露的石林状态的喀斯特地貌。

石林之景

千嶂叠翠,群峰壁立

水与石在这里交融

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喀斯特形态

都集中在这里

构成了一幅喀斯特地质的全景图

中国南方喀斯特重要组成部分——云南石林 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供图

澄江化石遗址

从1984年学者发现澄江化石

到2012年7月1日澄江化石地申遗成功

再到2020年8月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建成开馆

近40年间

距今5.18亿年前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澄江化石

逐渐揭开神秘的面纱

杨洪龙 摄

杨洪龙 摄

在地球漫长的历史演进中,距今5.42—4.88亿年这段时间被称为“寒武纪”。寒武纪是地球生命演化的一个分水岭,地球上各种生物在寒武纪突然大量涌现,被称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1984年,在澄江帽天山西坡发现的一块长尾纳罗虫化石,打开了一扇洞察寒武纪早期生命之门。

澄江市融媒体中心 供图

目前,在澄江化石地发现的寒武纪动植物化石分属20多个门类、300多个物种,是目前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整、种类最丰富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实证,几乎所有现生动物门类的祖先都能在这里找到。2014年,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启动建设,占地200亩,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以“生命大爆发、生命大演化、生物多样性”为主线脉络,多角度多层面诠释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和地球生命演化历程。

澄江市融媒体中心 供图

博物馆充分运用数字技术展示澄江化石,精心钻研打磨设计制作了200多个古生物三维复原动画视频,突破常规打造了寒武纪海底隧道、昆明鱼全息投影、化石MicroCT扫描等100多个多媒体数字展项。其中,寒武纪海底隧道通过3D复原了60多种寒武纪生物,是深受观众喜爱的网红打卡多媒体数字展项。

杨洪龙 摄

澄江化石埋藏特异

类群繁多且保存精美

目前已发现20多个门类

300余种寒武纪珍稀动植物化石

被国际科学界誉为“古生物圣地”

“世界级的化石宝库”

“20世纪最惊人的科学发现之一”

红河哈尼梯田

2013年

红河哈尼梯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

位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

层层叠叠的梯田

将生产生活与自然生态巧妙结合

展现出一代代梯田开垦者、耕作者们

认识自然、尊崇自然

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

“人的命根子是田,田的命根子是水,水的命根子是森林和树木……”这是哈尼古歌中描绘的生态和谐。哈尼古歌中描绘的森林、村寨、梯田、水系高度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生态系统,已被生态学专家总结提炼为“四素同构”:山顶的森林涵养水源,汇成溪流、泉水,流入水沟,为山腰的村寨提供生活用水,也为村寨下方的梯田灌溉提供水源;低海拔干热河谷区因高温导致河水常年蒸发,大量的水蒸气随着热气团层层上升,将水分搬运回森林,再形成雨水降落;水沿着梯田层层下渗,被水土涵养,再注入河流,周而复始。

哈尼族世世代代在哀牢山生产生活,依靠大自然的馈赠,打造物质家园和精神家园。这也让哈尼梯田历经1300年经久不衰,成为中国第一个以民族名称命名、以农耕文明为主题的活态的世界文化遗产。

近年来,以元阳县为代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各县(市)通过保护和开发,守护哈尼梯田遗产区的绿水青山,维持“四素同构”生态系统稳定。

撒玛坝梯田 陈永贵 摄

哈尼梯田

是过去的馈赠、是今日的生活、是未来的宝藏

哈尼梯田的绿水青山令人神往

哈尼歌舞令人陶醉

哈尼农耕文化得以传承

在一代代人的呵护下

这片耕种了千年的世界遗产

依然在无数个四季轮回中

向子孙无私奉献着丰饶的物产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

2023年9月17日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项目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第45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通过审议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成为中国第57项世界遗产

也是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由古茶林、茶园、森林和传统村寨构成,历经上千年的积淀和传承,形成了5片规模宏大、保存完好的古茶林和分布其中的9个传统村落,是保存完整、内涵丰富的人工栽培古茶林典型代表。

漫步景迈山,古茶林郁郁葱葱,村寨里民居错落有致。“山共林、林生茶、茶绕村”的景观结构浑然一体。云海浩气澎湃其间,古树披纱翠绿氤氲,古老的茶树与原始森林交错出一片生机。

景迈山也是“世界茶文化历史自然博物馆”,在悠长岁月中,景迈山世居民族与茶相伴、以茶为生,种茶、采茶、制茶成为日常。他们共同创造、传承茶文化,形成了林茶共生、人地和谐的独特文化景观,诉说着这片千年万亩古茶林的故事……

云南每一处世界遗产

都是独一无二的

它们或雄奇险峻,或温婉宁静

各自散发着不可复制的光

这些世界遗产

共同交织成一幅壮丽的画卷

赋予了云岭大地无尽的独特魅力

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

趁着国庆假期

一起来云南探索世遗的魅力吧~

来源:人民日报、云南发布、云南广播电视台、云南省文化馆、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玉溪市委宣传部、保山市委宣传部、迪庆州委宣传部、迪庆州林业和草原局、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怒江管护局贡山分局等

原标题:《穿越时空,踏上云南世遗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