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2023丨蘇州,升級特大城市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0-24 22:00

蘇州,是一座多面精彩的城市。長江與運河滋養,歷史與現代交融,人文與經濟共榮。

論經濟,蘇州有我國“最強地級市”之稱。當地剛剛召開的新年第一會已經提出,用3年左右時間推動GDP邁上3萬億台階,以及到2035年建成全球具有領先地位的“智造之城”。

論城市,蘇州是江蘇唯一人口超千萬的城市。人口是一個城市發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市情,人口發展變化也是一個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反映。2023年10月,住建部發布的《2022年城鄉建設統計年鑒》顯示,蘇州從I型大城市升級為特大城市。

特大城市之於蘇州意味著什麼?

平江歷史街區是蘇州古城的縮影。人民網記者 王繼亮攝

平江歷史街區是蘇州古城的縮影。人民網記者 王繼亮攝

人口持續流入蘇城

按照國務院文件規定,城市規模劃分標准以城區常住人口為統計口徑:城區常住人口1000萬以上的城市為超大城市,500萬以上1000萬以下的為特大城市。

在產業強磁場作用下,人口的持續流入使得蘇州城市人口規模不斷擴大。從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到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蘇州常住人口增加229萬人,達到1275萬人,增長21.88%。

“七普”數據顯示,蘇州下轄的昆山、張家港、常熟、太倉四個縣級市以及蘇州工業園區的人口合計717萬人,在市轄區中如吳江區等地也有部分農業人口,當時蘇州的城區人口為399萬人。到2022年,蘇州常住人口比2020年又增加16.3萬人,城區人口規模也進一步擴大。

事實上,在住建部上述信息發布前,蘇州升級特大城市的消息已有先兆。

其一,2023年9月,“蘇州發布”發文稱,國家統計局對全國城鄉(含開發區)分類代碼進行了更新,蘇州工業園區被納入城區的統計口徑中。調整后,蘇州城區常住人口超過了500萬人。

其二,2023年8月印發的《江蘇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明確,“提升特大城市在全球城市體系中的地位。包括南京、蘇州,增強城市集聚和輻射能力,加快提升城市國際化發展水平。”

就長三角地區看,此次城市規模調整,合肥與蘇州一道成為特大城市,杭州則由特大城市成為超大城市。目前,長三角超大、特大城市數量增至5座,分別為上海、杭州2座超大城市,南京、合肥、蘇州3座特大城市。這意味著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的能級有了新的提升。

現代化的蘇州城。蘇州工業園區供圖

現代化的蘇州城。蘇州工業園區供圖

雙向奔赴

經濟發展虹吸人口、人才流入,人口素質提升也會助力產業更強、城市更美好。蘇州,正在實現著產城人的融合共興。

“蘇州城市人口的演變主要源自三次擴張,這三次擴張都伴隨著蘇州的經濟轉型升級。”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蘇州研究中心主任、蘇州科技大學商學院教授徐天舒介紹,第一次是改革開放后鄉鎮企業帶來的農業、工業人口遷入﹔第二次是產業園區的發展,吸引了外地大學生的遷入﹔第三次就是近十年來,蘇州在轉型升級過程中大量引進創新型、高層次人才。

2022年,國內11個人口淨流入超100萬的地級市,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均超過2000家。蘇州穩居第一,也是唯一一個高新技術企業超過1萬家的地級市。徐天舒認為,蘇州城市人口的流入與產業發展是一個相互促進的關系。

從2010年到2020年兩次人口普查間隔的10年間,蘇州常住人口素質明顯提高。2020年,當地受過大專及以上教育的人口達287萬人,佔比22.51%,高於全省的18.66%﹔與十年前相比,受過大專及以上教育的人才數量增加141萬人,佔比提高了8.53%。

現階段,蘇州正由人口紅利逐步向人才紅利轉變。據了解,蘇州目前人才總量超370萬人,高層次人才總量超38萬人,連續4年獲評“中國最佳引才城市”。蘇州計劃到2025年,人才發展現代化強市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人才總量達400萬人,高層次人才佔比超10%。

成為特大城市后,城市人才聚集還會帶來規模效應。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馮文猛認為,城市升級可以聚合更多的創新要素,引發新一輪創新並形成螺旋效應,推動新模式不斷涌現、產業不斷升級。

蘇州地標建筑“東方之門”夜景。人民網記者 王繼亮攝

蘇州地標建筑“東方之門”夜景。人民網記者 王繼亮攝

城市能級再提升

從大城市躍升為特大城市,不僅僅是主城區人口的變化,更是對城市能級的認可。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陳耀認為,成為特大城市之后,城市規劃、建設、管理都會有相應的變化,應按照特大城市的規模去進行。

根據《江蘇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江蘇推動形成南京、蘇州2個特大城市。其中,推動蘇州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全面提升,建設上海大都市圈綜合性全球城市。

對蘇州而言,城市能級的變化,將從城市公共資源配套、蘇錫常都市圈融合、產業協同發展等諸多方面帶來新的變化和可能。以軌道交通建設為例,蘇州正構建“東接上海,西連無錫”的格局。2023年6月,蘇州軌交11號線開通,與上海地鐵11號線無縫對接。2022年11月,蘇州、無錫簽署協議,明確將實施“軌道上的蘇錫”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其中包括蘇州地鐵10號線(蘇虞張線)連接江陰、無錫市域S3線對接常熟,以及蘇州地鐵3號線延伸至無錫碩放機場等。

跳出蘇州城,宏觀長三角,蘇州毗鄰上海,省會南京雄踞,杭州發展迅猛。在長三角超大、特大城市集聚競爭格局下,徐天舒認為蘇州競爭優勢明顯,制造業高地、外向型經濟、工業園區開發經驗是蘇州的三大亮點,與其他幾座城市可以形成錯位發展。

面向未來,徐天舒建議,首先,蘇州作為制造業高地,一定會堅守高質量發展這個硬道理,堅定不移推進新型工業化。其次,外貿承壓前行,蘇州應努力探索出一條雙循環發展格局下的新路徑。再者,伴隨著技術升級、土地資源稀缺,產業園區也面臨著發展轉型。

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劉小濤日前表示,將全面實施“蘇州智造”強基提質行動,推動蘇州新型工業化走在前、做示范,奮力打造全球具有領先地位的“智造之城”,為譜寫“強富美高”新蘇州現代化建設新篇章提供更加堅實的支撐。


(責編:艾宇韜、康夢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