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山区至晋朝前还是森林覆盖,晋朝该区属西河郡,“西河旧处山林”,很少设县。《水经注》描述西山地区是“杂树交荫,云垂烟接”,“翠柏烟峰,清泉灌顶”,“层松稀岩,列柏绮望”的景象。宋《太平寰宇记》载:“火山(保德)宁化(宁武)之问山林饶富”,又说太原西山多柏树,北宋时太原东西山仍是“古柏苍槐树木荫黯”,有“锦绣岭”之称。古代晋西是重要木材产区,北魏在洛阳建造宫殿,材木系取自西河。北周时,仍是“京洛材木,尽出西河”,至宋代,晋西伐木中心南移至离石一带。至元代,吕梁山区仍是重要木材产地,所产原木顺黄河、汾河运出,称“万木下河汾”。明朝大力推行屯田,滥伐滥垦,到清代,山西的森林已残存无几,治年间芦芽山已是“有限山林”,“产木之处无几”。民国年间,阎锡山进一步滥伐残林,特别是修同蒲铁路毁林甚多。日军侵占时肆意放火烧山,给森林造成毁灭性破坏。新中国建立后,将管涔山、吕梁山、关帝山残存的少数成片的天然次生林划为林区,建立专门管理局,进行抚育管理和更新,使天然林逐步繁衍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