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之地河北,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与河北接壤的山东,也有齐鲁大地的美誉,是儒家思想的发源地。
大家都知道河北与山东是相邻省份,却少有人了解两省的边界线在哪里,又是怎样划定的。下面本文就来简单谈一下这个问题。
河北大名县束馆镇至漳河、卫河交汇点
河北与山东两省边界线的划分实际上非常简单,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依河流走势而定,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边界线从河北省大名县束馆镇最南端算起,一直到河北省馆陶县与山东省冠县附近的漳河、卫河交汇点,这段边界并不太长,主要是以卫河为分界线。
卫河的前身白沟曾是古黄河废弃的河道,东汉末年,曹操引淇水入白沟,连通了白沟与清水。隋炀帝时期,在白沟的基础上开凿永济渠,也就是今天的卫河河道。
漳河、卫河在河北馆陶、山东冠县的交汇点
沿着这一小段边界往西北而行,我们可以看到,卫河自西南向东北穿过河北省大名县腹地,与漳河在河北、山东两省边界的馆陶县和冠县附近交汇,成为一条新河流,也就是为人所熟知的漳卫河或卫运河(也有资料直接将卫运河称为卫河)。
第二段边界线从漳河、卫河在河北馆陶和山东冠县的交汇点开始算起,沿着卫运河(以前亦称南运河)流向东北,分别将河北馆陶县与山东冠县,河北临西县与山东临清市,河北清河县和山东夏津县,河北故城县和山东武城县分隔开来。
卫运河、南运河及漳卫新河示意图
卫运河是海河流域上一条较大的支流,它在临清与京杭大运河鲁运河汇流,一直到山东德州市区附近,卫运河才又在四女寺水利枢纽分为两股,一支继续向东北流去,属于京杭大运河南运河的一部分,最后在天津入海,另一支则沿着古鬲津河河道流入渤海,被称为漳卫新河。
鬲津河,是“禹疏九河”之一,上古时期就已存在。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鬲津河成为黄河入海的渠道之一,因此也是黄河故道,称为“老黄河”。
四女寺枢纽将卫运河分为南运河与漳卫新河两支
后来鬲津河逐渐淤塞废弃,明朝时,朝廷重新在四女寺附近疏通开凿新渠,并利用鬲津河故道泄洪,被称为“四女寺减河”。
1971年,经过一番重新疏浚,“四女寺减河”改称“漳卫新河”。从德州市区开始,河北与山东的边界线又沿着漳卫新河一直向东到入海口,途径山东宁津县、乐陵市、庆云县以及河对岸的河北吴桥县、东光县、南皮县、盐山县、海兴县等,最终在山东无棣县大口河汇入渤海。这是河北与山东边界线的第三段。
1965年至1972年山东省行政区划调整图
总的而言,山东省与河北省的边界线几乎完全沿着卫河、漳卫河(卫运河)以及由其延伸出来的漳卫新河(鬲津河、四女寺减河)划定,一路东抵渤海。
之所以这么划分,与齐鲁和燕赵之地的山川形势以及历史变革有关。早在先秦时期,黄河在华北大平原上游荡摇摆,北播为九河。《山海经·山经》和《尚书·禹贡》分别记载了黄河泛滥后的两条河道,称为《禹贡》河与《山经》河。
而《汉书·地理志》则记载了当时有另一条与《禹贡》河与《山经》河共存的黄河河道,这条河道自宿胥口东北流至今濮阳西南,继而北经大名县、馆陶县,再东流途经山东冠县、高唐、平原、德州等地,最后经吴桥、沧州东入渤海,基本上与今卫河、漳卫河以及漳卫新河河道重合。
战国时期赵国与齐国边界
战国时期,赵国与齐国的边界基本上就以《汉志》河为准,河的西侧是赵国,东侧就是齐国。后来,随着黄河改道和历朝历代区划的调整,山东与河北的边界线不断发生变化,直到明朝时期,两省边界又重新固定在卫河、鬲津河(老黄河)一线。
建国之后,河北与山东的边界线仍然沿着这条河道进行细微调整,沿线不少县市或被划入河北,或从河北划入山东,基本没有脱离过这条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