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姑苏区:省级荣誉“1+3”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2-06 12:34

地名承载着记忆与乡愁,也映照着当地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

近日,江苏省民政厅公布了江苏民政公益文化广告作品评选结果,姑苏区的地名宣传视频《姑苏台边姑苏城·最是江南繁盛地》获得广告视频类作品一等奖。该视频以沙画的形式,讲述了“姑苏”地名的由来、内涵,描绘了姑苏城自古以来的繁盛。

不久前,2024年省级地名文化遗产名单公布,姑苏区万人码头、盘门水门、白公堤3处地名入选省级名单。在姑苏,千年古城因水而生、因水而兴,这些与水结缘的地名,正是古城风韵的生动体现。

万人码头:历史的印记

位于姑苏区金阊街道的“万人码头”,这一地名背后承载着一段丰富的历史记忆。明初洪武年间,由于“洪武赶散”这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事件,许多富家大户从这里登船北上,码头上人潮涌动,因此俗称为“万人码头”。如今,随着交通工具的发展,万人码头已不再承担繁重的运输任务,但它在古城的历史与文化中依然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作为古城水上游船码头的新角色,万人码头不仅成为了游客体验水乡风情的重要窗口,更是连接古今、传承文化的桥梁。

万人码头

盘门水门:古城的守望者

盘门水门,位于苏州城西南的古运河之畔,始建于春秋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作为“阖闾大城”的八个城门之一,盘门见证了苏州古城的兴衰变迁。其独特的水陆城门设计,不仅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防御功能,也是古代水运交通的重要通道。如今,作为中国唯一保留完整的水陆并列古城门,盘门水门以其“北看长城之雄,南看盘门之秀”的美誉,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

盘门水门

盘门,自古以来是范成大笔下“人语潮喧晚吹凉,万窗灯火转河塘”的热闹之地,也是商贾云集的繁华地区。如今,随着泰华商城焕新升级、苏州SUONE·金地广场的开业、盘门夜游等活动的开展,日益丰富立体的业态让盘门及其附近的南门商圈焕发新的时代魅力。

白公堤:诗意的传承

白公堤,又称山塘街,得名于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白居易在任苏州刺史期间,主持疏浚开通了自阊门至虎丘的水道,并修筑了这条长堤。为纪念他的功绩,后人将此堤命名为“白公堤”。如今,白公堤不仅是苏州著名的旅游景点,更是一条繁华的旅游商业街,融合了现代商业与历史人文,成为苏州的文化地标和网红打卡地。

白公堤

一方水土,孕育一个地名。一个地名,承载一方文化。近年来,姑苏区积极完善地名工作体系,编撰出版区级《地名志》《地名录》,分别收录地名3280条和3355条;评定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被列入省级地名文化遗产有27个,市级107个,区级123个,通过设立地名文化遗产碑牌、拍摄微视频、举办文化宣传活动等多种形式,加强地名文化遗产宣传,提升地名文化辨识度。

使用就是最好的保护。姑苏区大力实施地名文化活化工程,选取中街路街区,以“从文保中看地名”“从百花中看地名”“从诗词中看地名”三个维度串起马大?巷、东百花巷、王洗马巷的地名文化,形成“一街一品一特色”的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品牌,中街路街区也入选了全市首批地名文化遗产示范街区。今年,姑苏区正加快推进平江路地名文化遗产示范街区建设,今天也启动了“感知古城地名 探寻平江故事”首期地名文化体验活动,让更多百姓留住绵绵乡愁,更多游客感受姑苏地名文化魅力,驱动地名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红利,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何其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