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湖四海当兵人丨爬华山,拜仓颉,带你走进我的家乡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2-13 22:44

原创 电波团队 永不消逝的电波PLA

作 者 | 郭 斌

华夏之根,三圣故里。自前秦苻坚甘露二年至今,渭南这个地名已经走过了近2000年。

从东望华山,西襟沋河,南抱丰塬,北带渭河的古渭南县城,到如今东临黄河,西接西安,南倚秦岭,北靠延安的2区7县,渭南市在八百里秦川腹地,孕育了华夏,诞生了文字。

今天我向大家介绍我的家乡——渭南

穿越历史的风云,早在距今180万年前的河洛西岸,这里就有了人类的足迹。而大荔县段家镇解放村出土的,约20万年前的古人头骨化石,则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命名为“大荔人”。华阴的仰韶文化遗址、韩城的梁代村遗址更是见证了渭南地区古代文明的珍贵遗存。

4000年前大禹划九州,渭南属于雍州;夏代有封土莘国;殷商、西周直至公元360年,“渭南”这一地名,正式出现在华夏文明之中。

秦始皇焚书坑儒,于是《渭南县志》中便留下了“东西约45米,南北约38米,高约9.5米”的灰堆遗址;曹操击韩遂破马超在“渭南之战”中逆风翻盘;“渭华起义”将红旗在西北地区第一次举了蓝天。厚重的渭南历史,犹如华阴老腔中所喊“唱不尽,说不完”。

渭 南

说起渭南史,我们不得不讲讲渭南人。流传甚广的顺口溜中提到的“野渭南”,不仅讲出了渭南地势平阔,也体现了渭南人的忠厚旷达。歌词所唱的“陕西愣娃一亮相,穷山恶水都得让,天大的困难都敢上”等,更突出了渭南人勇往直前,敢于斗争的品质毅力。

此外渭南的“三圣”,“三贤”则从另一个角度描绘了渭南人的特点。如字圣仓颉、酒圣杜康、史圣司马迁、名将王翦、隋文帝杨坚、大诗人白居易等均在中华大地上为渭南人画下了绚丽的一笔。如今生长在渭南潼关县的董宇辉,正在用他的方式传递着渭南人的声音。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滋润着渭南大地的渭河,在此处与黄河交汇;“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奇险天下第一山”的华山,峰峰如刀,俯望群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周文王与太姒在洽川相遇,这首《关雎》也描绘出了诗经里的渭南。司马祠墓,仓颉古庙,沋水夜月,风门堆雪,璀璨的渭南文化,在绵延千年的中华文明中涓涓长流,生生不息。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珍藏在渭南人菜谱里的“九品十三花”、潼关肉夹馍、浓缩在清澈透亮的汤底中肉烂汤清,肥而不腻的水盆羊肉,鲜红的辣椒,白嫩的豆花,伴着香椿的清香来一碗豆腐泡馍,还有白面细皮,馅多味足的时辰包子,最是南七荞面饸饹留住了记忆,烙上了乡愁,让羁旅在外的游子无时不刻地想念。

三秦要道,八省通衢,古今千年多少历史在这里演绎;崇德尚学,文峰诗骨,中华文化的源头在这里闪耀;风云舒卷,烟火葱茏,岁月与人生在这片土地上交相辉映。在车水马龙的繁华街市,在绵延千里的麦田渭川,这里有你想要的诗酒田园,也有雄关索要,金戈铁马的男儿豪情。

渭南,一个值得你来的地方。

编 审 | 张大鹏

主 编 | 陈一凡

校 对 | 张勤琳

编 辑 | 胡燕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轻触阅读原文

永不消逝的电波PLA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原标题:《五湖四海当兵人丨爬华山,拜仓颉,带你走进我的家乡——渭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