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建言汇众智 同心共促新发展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1-23 09:11

  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期间,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看望出席会议的市政协委员,并参加界别联组讨论,与委员共商天津发展大计。委员们围绕“打造津派文化品牌,推动文化传承发展”“践行文明城市理念,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主题,谈现状、说问题、找原因、提建议,充分体现了新时代政协委员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责任担当。本期大会专版予以摘登。

  ◆市政协常委李清资的发言◆

  乘势而上 

  让古文化街金字招牌更加闪亮

  一是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到古文化街视察,今年在新年贺词中再次提到古文化街,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的关心厚爱,为古文化街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性机遇。要紧紧抓住这一难得机遇,发掘古文化街历史文化资源,加强文化遗产、风貌建筑和红色资源保护,建立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走出文旅商体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二是整合资源,拓展空间。将通庆里划归古文化街统一管理,由古文化街运营主体整体制定古文化街地区发展策略,升级调整业态,推动企业入驻,融入街区管理,提升服务品质,共同维护古文化街历史风貌和文化氛围。

  三是充实业态,升级产品。鼓励老字号创新产品,推出高品质产品,推动工艺品生活级运用,走入寻常百姓家。将古文化街、鼓楼商业街等景区串珠成链,推出令游客感受性更强的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接入全市文旅“大动脉”。

  四是创新模式,市场运营。通过市场化方式引入高水平的第三方公司,以项目合作的方式开发文创产品、文旅产品和服务项目,为公众提供更多的文化供给,丰富古文化街的业态和盈利能力,用市场化方式提升古文化街整体品质和美誉度。

  ◆市政协委员武伟的发言◆

  深入推进京津冀文旅融合协同发展

  一是持续完善协同工作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推动京津冀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制度体系,发挥文旅协同工作组作用,推动跨行政区域文旅资源整合利用。共同编制京津冀“十五五”文旅协同发展规划,规范旅游标准、线路、企业、品牌等,重点培育世界级旅游度假区。

  二是合力推出文旅精品线路。推出若干区域当日往返游、周末串门游、长假深度游等特色文旅线路和活动。运用京津冀五大旅游示范区丰富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优势,建成一批旅游示范带动项目和基地。升级完善长城和大运河沿线设施,推动三地国家风景道互通互联。

  三是打造区域文旅共同市场。以“瓣瓣同心京津冀,欢欢喜喜过大年”主题活动,吸引域外境外游客,开展“引客入津留津”行动,深入与携程、抖音等企业合作,展现天津独特资源,营造“到北京就要来天津”“京津冀串门游”等旅游体验,吸引进京入冀的外地游客来津旅游。

  四是携手合作共塑文旅品牌。打造京津冀旅游整体品牌形象,整合三地文化和旅游宣传资源,加强京津冀旅游形象整体推广,建立整体的标识系统,整体提升和扩大京津冀区域文旅品牌的影响力。

  ◆市政协委员印永清的发言◆

  让红色文化品牌在以文化人中

  彰显更大价值

  一是精心打造津派红色文化品牌。打造天津红色文化品牌,聚焦品牌建设深度挖掘、系统研究,整合资源、谋划线路,利用天津曲艺之乡的优势创作推出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向全国人民展示津派红色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无穷魅力。

  二是合理保护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制定鼓励政策,结合城市更新项目,加强闲置红色文化资源的修缮利用,在新建区域增加红色文化元素和符号。例如李大钊天津北洋法政学堂求学处原址得到保护修缮后,成为我市又一处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红色文化承载地。拓展红色资源体验线路、旅游线路,增设步行路段、电子导览、路标导视,方便以Citywalk方式参观打卡。

  三是管好用足红色文化载体。出台配套政策,鼓励第三方运营主体经营红色文化场馆,引导更多旅游市场主体增加红色旅游服务。把传承红色文化纳入大中小学思政课和年轻干部教育培训,组织到红色场馆参观研学。打造红色旅游区域或红色主题民宿等项目,开发沉浸式体验剧目、创作主题舞台剧。借助红色资源档案信息平台,建立面对游客的电子游览地图。采用现代科技手段,让游客身临其境感受革命历史场景。

  ◆市政协委员王宏伟的发言◆

  让音乐成为天津城市名片

  一是举办国际音乐节,唱响天津音乐之都品牌。借助天津茱莉亚音乐学院的国际影响力和天津音乐学院、天津师范大学音影学院的人才优势,举办“海河之声”国际音乐节,吸引世界顶级爱乐乐团、音乐家汇聚津门,成为世界音乐盛事,将天津打造成为世界音乐之都,定期举办高水平、多类型的音乐会、艺术节、音乐赛事等,全面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知名度。

  二是设立音乐街区,打造天津音乐聚集地。以海河为中轴体,整合沿河两岸文化重点和区域优势。区区联手、校企合作,“景区—校区—街区—社区”联动,建设“‘津韵和鸣’工作坊”,打造“一体两翼”特色音乐文化街区,突出津派文化特色,打造高质量的“城市文化会客厅”,吸引中外游客驻足观看,以音乐艺术赋能天津城市建设。

  三是大力培养人才,为天津音乐之都提供专业力量。以天津茱莉亚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天津师范大学音影学院等为音乐人才培养基地,以北方演艺集团、天津歌舞剧院、天津交响乐团为音乐人才训练基地,以天津大剧院、天津音乐厅、津湾大剧院为音乐人才展示基地,为天津音乐人才教育、培训、演出创造条件,为天津音乐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市政协常委靳方华的发言◆

  借鉴外地申遗经验

  开展海河申遗论证

  天津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中心城区的海河两岸14个历史文化街区和4个特色风貌区连片成带,形成了集中记载天津城市历史和承载天津城市文脉的海河文化带。申请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可以充分挖掘和彰显本地历史文化的独特性和世界性意义。申遗过程可以提升人气,影响广大,成为广聚人心、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的过程。申遗成功可以赋予所在城市世界公认、魅力独特的金字招牌,有力提振民众的幸福感、自豪感,有力提升城市形象的国际影响力和文旅吸引力。

  开展海河文化带申遗调研论证,建议开展以下工作:一是深入学习研究其他相关地区的申遗成功经验。二是全面调查海河文化带历史遗存的原真性和完整性资源情况。三是聘请专家对海河遗产申报进行专业论证和指导。对照申遗标准,结合天津独特历史,提炼近代天津在东西方文化和文明交流交往交融的历史价值。四是对照申遗条件和程序以及天津城市建设现实条件,全面分析海河文化带申遗的相对优势和难点,分析申遗的价值和成本。

  ◆市政协委员王玉慧的发言◆

  深入开展“争做文明有礼天津人”

  主题活动的建议

  一是倡导文明行为。重点倡导以下文明行为:文明出行、文明着装、文明言语、文明卫生、文明驾驶、文明待客、文明餐饮、文明观演、文明娱乐、文明过节、文明祭扫、文明养宠、文明上网、文明家庭、文明邻里、文明乡风、文明服务、文明经营、文明施工、文明执法。

  二是优化志愿服务活动。充分激发志愿者服务热情,组织文明劝导队等志愿队伍,优化志愿服务活动,制止各种不文明行为。定期开展社区清洁、邻里互助等社区文明志愿活动,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文明意识,形成良好的社区文明风尚。

  三是深化宣传动员。积极运用各类媒体和各种方式,挖掘、提炼好的做法和经验,营造浓厚舆论氛围。有针对性地投放倡导文明风尚的公益广告和抵制不文明行为的提示语。

  四是强化违章违规整治。开展礼让斑马线安全守护行动,加大对机动车不礼让行人、压实线变道、越线停车、车窗抛物等交通违法行为的治理。规范非机动车和行人秩序,加强对行人乱穿马路、过街不走斑马线、翻越隔离护栏等交通违法行为的宣传教育与依法治理。

  ◆市政协常委杨哲的发言◆

  盘活文旅资产

  打造国内一流文旅企业

  一是开展专项调查,摸清文旅资产底数和使用状况。尽快界定文旅资产属性,摸清资产的数量、布局、产权归属、使用权属等,形成全市文旅资产档案。摸清文旅资产经营状况和资产闲置、使用低效等问题,以及产业链上的堵点、经营者面临的难点、行政管理上的卡点。

  二是强化市场手段,推动文旅资产有效用起来活起来。明晰处置闲置文旅资产收益、权益分配,发挥文旅企业处置资产积极性。用好文旅专项基金,对文旅闲置资产确权、评估、定价。采用公开市场竞拍模式,邀请文旅企业积极参与,坚持“谁处置、谁获益”的原则,增强企业信心和积极性,连通文旅产业上下游企业,吸引更多人流、物流、资金流向天津集聚。

  三是引育市场主体,打造国内一流文旅企业。培育本地企业与引进外地企业相结合,以产权为纽带,将我市重点文旅资产整合成一个综合性文旅集团,打造国内一流企业。以市旅游集团为基础,以全市闲置和优质文旅资产为资本,发挥天津海河文旅发展基金引导作用,吸引全国有实力文旅企业和社会资本入股,新组综合性文旅控股集团,做大做强,争取尽早上市,形成带动全市文旅产业的龙头企业,推动文旅产业成为全市支柱产业。

  ◆市政协委员夏冬的发言◆

  擦亮“天津相声”文化品牌

  一是创作津派相声,推出更多接地气的精品力作。支持市曲艺团体、各高等院校、相声从业人员等积极参与到相声创作中来,创作具有津派文化底蕴、展现天津城市特色的新式相声。定期举办相声作品大赛,以赛促创,通过赛事涌现出大量新式相声作品,使津派相声成为天津独特的文化品牌。

  二是建设专业队伍,提高演出水平。曲协、艺术职业学院等加强对相声演出的专业指导。通过定期培训等方式,培养一批能体现天津相声水平的优质演出队伍。加强从业人员的学习交流,提升演员素质,弘扬天津人骨子里的幽默、说话诙谐间带着智慧的文化特质,防止低俗、抹黑等恶俗内容。

  三是培育龙头企业,带动行业发展。重点指导培育3—4家龙头相声企业,带动规范众多中小相声场馆提质升级,吸引高端相声茶馆入驻热门景区。市有关部门对剧场的消防设施、演出许可证、节目审核等加强监管,规范剧场管理,推动相声剧场提档升级,逐步淘汰“低小微”剧场。打造沉浸式观赏新场景,使游客能获得高品质的体验。发展相声赛事经济,支持相声龙头企业冠名主办相声大会,在热门剧场举办相声大赛,依靠赛事打响相声龙头企业知名度,吸引游客去相声剧场消费。 

  ◆市政协常委韩远达的发言◆

  关于持续提升市容环境管理成效的建议

  一是疏堵结合治理机动车违停。加大重点拥堵路段巡查,现场及时纠治违法行为。筛选确定部分骨干道路,对“起多排”停放、占用路口停放等违停行为,采取现场处罚、予以车辆拖移等措施,从严治理。积极挖掘公共停车资源,鼓励企事业单位开放内部停车空间,运用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科学疏解集中时段、集中地段车辆拥堵问题。

  二是精细化管理共享单车停放。强化单车企业主体责任,优化共享单车配额管理,提高日均周转率,解决投放区域扎堆核心区问题。主干道加大运维力度,让社会公众体验到管理成效。打造共享单车智慧平台,依托数据实施精准管理,做到“不淤积、不堵道”。

  三是多措并举解决重点部位脏乱。加大对市民不文明行为的宣传教育惩戒力度,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接诉即办,限期“修复”。强化严格管理、韧性管理,创新推进智慧城市治理体系建设。

  四是持续推进市民参与共同缔造。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建立城市治理有奖举报APP平台,鼓励市民以图文视频方式进行举报,将市民文明行为纳入征信系统,形成文明行为诚信引导与威慑,推动全民参与城市治理,自觉维护天津良好形象。

  ◆市政协常委曹景的发言◆

  关于加强城市环卫设施更新的建议

  一、积极推进环卫设施更新,市区两级做好保障。积极推进环卫车辆更新购置,充分利用国家“两新”等政策,申报更新项目。借鉴河北区环卫车辆更新项目获批超长期特别国债的经验做法,鼓励推动各区积极申报,争取和用好国债补贴资金,同时市财政给予相应补贴。加大新能源环卫车辆购置比例,建议不低于80%。配置小型作业车辆,便于狭窄区域灵活作业,试点新型多功能环卫车辆(增加加热、烘干等功能),便于冰冻期正常作业。

  二、保障一线环卫力量投入,提升工作标准。严格落实人员配置要求,科学统筹安排,确保机扫路面与人工保洁合理匹配,提升一线环卫工人路面“见面率”。加大对环卫工人权益的保障力度,防止拖欠作业费用的情况发生。发挥工会组织作用,关心环卫职工,维护合法权益,营造尊重关爱环卫工人的社会氛围。

  三、强化一线管理,提升环卫质效。推进监督管理全覆盖,尤其是我市景区景点、网红打卡地等城市窗口区域,做到规范有序。压实各区属地监管责任,强化统筹谋划、协同推动和监督考核。选优选强服务外包企业,压实企业主体责任,严格履约责任。广泛组织发动社区群众积极参与基层治理,畅通“12345”便民服务热线等民意渠道,形成共治共享的良好社会氛围。

  ◆市政协委员田国明的发言◆

  关于老旧小区长效管理问题的建议

  一、市场化发展,推进老旧小区管理模式向正规物业管理模式转型。根据市场需求,探索完成老旧小区“准物业”管理模式向专业化物业管理模式转型。依法组建业主委员会,按照大多数业主实际需求签订物业服务合同;尝试探索由社区居委会、业主代表组成物业管理委员会,代替业主委员会行使职责,实行正规化物业管理。

  二、规模化发展,整合老旧小区推行“片区式物业管理”模式。以城市更新为契机,将相邻成片的小区合并调整为一个物业管理处,对零散小区进行整合,实现同区域内服务设备资源共享,大幅降低物业运营成本,待城市更新运营单位退出后,将街道办事处转型为片区物业服务运营商,合法合规挖掘片区内空间资源、盘活资产。

  三、社区化发展,将老旧小区物业管理与社区服务相融合。物业公司通过社区牵线搭桥,优先聘请社区中业主参与到物业管理工作中来,共同建设管理好本小区;发挥社区网格优势,挖掘隐性资源,为物业公司增加经济收益来源,实现资源共享、责任共担、人才共用、问题共解,促进物业管理和社区服务逐步进入良性循环。

  ◆市政协委员韩涛的发言◆

  关于提升我市社区应急救助能力的建议

  一、建立多元统筹参与机制。发挥街镇一级党委党建引领作用,整合社区应急队伍力量,明确社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志愿者职责分工,明确责任边界,在风险发生前识别苗头、事件发生时协调联动迅速应对。构建社区及下辖区域内企事业单位、机构以及邻近社区的应急联动机制,并实现常态化联动。鼓励社区向社会应急组织开放更多资源,建设应急实训基地,开展应急演练。

  二、完善社区应急物资储备和管理。定期开展社区应急设备设施巡查检查,及时做好盘点补给。织密物资服务救助网,与社区内辖的医疗、仓储、企事业单位建立物资调配合作机制,确保精准高效调配。优化社区应急设施和空间布局,安装消防固定设施,配备除颤仪、医用担架等设备。盘活社区内部空旷场地,作为人群疏散、物资集运中转、隔离防控预留空间。

  三、用足用好应急数据资源。在社区建立基础信息台账,收集社区应急人员、设施设备等信息,整合社区居民基础信息,为应急处置提供基本数据来源。充分发挥网格员、安全员作用,对社区安全动态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联合开展研判,提升应急处置效果。打破信息壁垒,加强不同区域、领域和部门间数据融合,推进数据整合共享。

  ◆市政协委员刘家卿的发言◆

  践行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

  推动基层矛盾纠纷有效化解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时提出在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上善作善成的重要要求,这就要求我们用足制度优势,深入推进大城众管。河西区越秀路街道港云里社区作为中心城区典型老旧小区,探索出社区纠纷“三聚焦”工作法,让老旧小区焕发基层共治共建共享的“新生机”,建议在我市推广。一是聚焦“门内”,破解家庭纠纷发现难。立足“蔷薇工程”建强社区、网格、楼栋三级体系并推动“警格+网格”深度融合,对风险家庭按照红、黄、蓝3类进行分级预警,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助困化难,社区婚姻家庭类诉讼案件三年来减少26%。二是聚焦“楼内”,破解邻里纠纷沟通难。将司法服务与人民调解相结合,做强社区法律工作室,打造“张大姐”品牌调解室,建立“五老”人员社区调解队,推动居民明法理、规良俗、化矛盾,实现“事心双解”,社区矛盾纠纷警情三年来下降32%。三是聚焦“院内”,破解公共纠纷共识难。建立由党组织、物业、居民代表等构成的“红色议事厅”和“民吹居、居吹街、街吹区”三级吹哨报到机制,运用“港云新语”自下而上评价模式,定期开展满意度调查,由居民做主提出问题、参与商议并验收成果。

  ◆市政协委员陈玉东的发言◆

  忠诚履职尽责发挥“护城河”作用

  结合新形势新任务,就筑牢首都政治、安全“护城河”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进一步健全捍卫政治安全工作体系,持续加强维护政治安全专门体系、专门力量、专业能力建设,强化维护政治安全重点阵地管控,严密防范、严厉打击敌对势力各类渗透颠覆捣乱破坏活动,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

  二是进一步完善“环京”护城河安保维稳机制,把拱卫首都安全作为首责首要,严密进京查控工作机制,加强基础设施、查控装备建设,不断提升安检查控效能,严防天津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流入北京、影响北京。

  三是进一步强化风险源头防控,把工作基点放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上,充分发挥大数据优势,推动数据资源整合融合、风险隐患智能预警,健全重大风险监测预警防控和综合治理机制,切实提高风险防范化解精准化水平,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天津篇章营造良好的政治社会环境。

  ◆市政协常委张荃的发言◆

  关于延伸轨道交通服务功能

  推动站产城一体化开发的建议

  一、尽快完善相关意见,细化政府相关支持政策落地见效。积极推进轨道交通站产城一体化合作开发的共赢模式,通过引入有实力的房地产开发商联合摘地模式,实现土地整体出让盘活利用,实现轨道交通和土地综合收益最大化。

  二、城市更新与轨交建设结合,促进沿线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在土地整理阶段,政府职能部门积极协调市、区土地储备机构实施收储、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依据地铁功能使用与上盖开发利用等原则明确投资分劈。结合轨道交通规划与建设进行片区城市更新发展规划,最大化地发挥区域价值。

  三、引导至次发展区域选址,打造区域中心塑造城市亮点。与属地各区政府协调,在次发展区或规划发展区预留车辆段位置,从而形成轨道交通与片区发展的双赢局面。明确上盖物业综合开发范围及其主体单位,明确轨道交通车辆段(停车场)上盖综合开发范围内除车辆段本体工程范围外,其余可开发利用土地的具体面积,轨道企业根据认定的范围开展相关前期工作,这样既有利于一体化整体设计,也有助于提高整理成本的整体平衡能力。

  ◆市政协委员汪惠仁的发言◆

  让天津成为年轻人向往的城市

  衡量一座城市的活力和竞争力,最主要是看其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最新调查显示,天津市在对青年人最具吸引力城市中位列第三。这两年天津高校毕业生留津率在提高,超四成毕业生选择留津就业。为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津就业,建议:

  一是发挥房产安居优势,使年轻人更宜居。天津在居住房价方面相对京沪和穗深具有明显的优势。加强人才公寓和租房市场的供给,按照人才等级进行划分并给予适当的住房补贴,使天津面向年轻人成为更宜居的城市。

  二是提升高质量就业,使年轻人更乐业。积极扩大高校“朋友圈”。积极组织本地优质企业走出去,组团到高校集中的城市进行招聘宣讲,广纳贤才。招聘会举办的时间可以和演唱会、球赛、文旅活动、会展等结合,组织对口企业进行招聘。

  三是打造津味新文化,使年轻人更舒适。近年来,天津的“松弛感”时常在短视频平台上刷屏,比如西北角吃早点、五大道观海棠,都吸引了大量的年轻人来到天津。应抓住关键词着重打造津味新文化,使其在年轻人中产生更强的传播力。

  四是改善创新大环境,使年轻人更奋发。在高质量推进天开高教科创园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创造更多的新业态,吸引更多新企业、更多青年人在津就业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