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自然的关系是什么?
人与城市的关系是什么?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每座城市的答案也不一样
城市的繁荣孕育了璀璨多元的文化
然而无可回避的是,工业文明时代以来
高歌猛进的城市化进程
在创造前所未有物质财富的同时
也滋生出一系列问题与困扰
从历史深处走来的成都
同样面临着“成长的烦恼”:
经历过工业化浪潮的成都
建成区面积从建国初期的18平方公里
扩大到2019年的949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从59万增长到1658万
老东郊航拍。图据:成华发布
建设中的城市。图据:成都日报锦观
城市空间快速扩张
生态承载难以为继
风貌形态千城一面
文化传承难以为继……
如何“让生活更美好”
成为全世界城市的时代课题
夜幕下的成都。图据:极美成都
2018年
成都开启公园城市建设元年
作为“公园城市”首提地
从空间建造到场景营造,从生态到业态
公园城市成为一场
新时代城市价值重塑新路径的积极探索
天府新区兴隆湖。图据:红星新闻
2020年1月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
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明确指出支持成都建设
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
2020年12月26日
成都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明确了这一目标:
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
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承载力
推动城市空间结构、整体形态、发展方式、营城路径
全方位深层次转变
公园城市
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在城市层面的实践探索
既是成都的理想
也是国家赋予这座城市的历史使命
图据:西北有高楼
从2018年到2020年
从公园城市“首提地”到公园城市“示范区”
定位上的细微变化背后
折射出三年时间中,成都的行动和成就
这三年里
成都究竟是如何打造绿水青山?
成都卫星地理图。图据:百度地图
绿色为底
翻开成都地图
最浓墨重彩的一片绿章
落在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
图据:“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官方微信
2017年3月
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启动建设
总面积1275平方公里
北接德阳,南连眉山
南北向绵延90公里,东西向跨度10-15公里
在成都新的城市总规中
被定位为“世界级品质城市绿心”
以及“国际化城市会客厅”
图据:成都日报锦观
2020年5月
成都东部新区挂牌
这座城市的格局
由“两山夹一城”向“一山连两翼”转变
立于龙泉山上的“城市之眼”丹景台
望向东部这座未来之城
能尽收眼底一片壮阔的葱郁绵长
图据: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管委会
当前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
已完成“增绿增景”11万亩
待全面建成后
全市人均将增加10平方米净森林
每年固碳31万吨,释放氧气23万吨
(可供84万人呼吸一年)
每年将提升8.4亿立方米蓄水能力
(相当于近4个三岔湖)
创造就业岗位30余万个
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青翠欲滴。图据:李冬、胡大田
绿意如同流动的墨汁
并没有被局限在龙泉山一带
而是延展向东西,渗透进每一寸土地中
图据:“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官方微信
都江堰的修建
为成都平原消除了岷江的水患
造就了“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
在今天的成都平原上
分布着大量斑块清晰、如花似锦的田地
几户人家点缀其中,生机盎然
图据:田捷砚
川西林盘
可以理解为川西平坝上
一个个与乔木、河流、竹林等融合的民居聚落
从在空中俯瞰
如同星罗棋布的田地中镶嵌的绿岛
具有非常典型的蜀地特征
林盘掩映下的川西民居。图据:成都日报锦观
2018年
成都启动100个川西林盘保护修复
到2022年底前
将保护修复1000个川西林盘
打造100个精品林盘
以“整田、护林、理水、改院”为主要内容
依循“田、林、水、院”空间格局
构建岷江水润、茂林修竹、
美田弥望、蜀风雅韵的锦绣画卷
新都区土城村风景如画,被网友称为“川西最美客家村”。图据:孙琳
2月21日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
“十四五”开局之年,针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在如今的成都
川西音乐林盘、严家弯湾、竹艺村……
一批经过保护修复的林盘已呈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一千多年后的今天
在成都乡间的川西林盘里
人们重新找到了陶渊明笔下的诗意
城市全域增绿的步伐没有停止
如今的成都
绿化覆盖面积52870.77公顷
公园城市首批76个示范片区已覆盖23个区(市)县
2025年的成都
将实现城市绿地率不低于40%
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不低于90%
山水为型
成都地处四川盆地边缘
被龙门山脉、邛崃山脉诸多群山环抱
良好的天气条件下
在成都高楼西望
海拔7556米的“蜀山之王”贡嘎山
海拔6250米“蜀山之后”幺妹峰
还有“成都第一峰”海拔5353米的大雪塘等
都会露出神秘面容
成都遥望幺妹峰。图据:嘉楠
2020年8月18日
《中国国家地理》执行总编单之蔷发布微博
盛赞当日傍晚的成都
“展示了无以伦比的天际线……
一个世界级的雪山城市的最佳形象”
根据观山爱好者统计的成都观山报告
2020年大成都范围内75次见雪山
创近年来新高
“雪岭界天白,锦城曛日黄”
“岷山雪霁排银壁,浣花烟笼锁翠堤”……
这些古诗中的画面
全部被摄影作品定格了下来
清晰的雪山轮廓。图据:张巍
2019年8月1日起施行的
《成都市城市景观风貌保护条例》提出
划定重点地区建筑高度控制线
严格控制建筑密度、体量、色彩等要素
塑造和保护重点地区城市天际线
锦江、五岔子大桥、环球中心、大运会倒计时……图据:Betebaran
2020年初印发的
《成都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规划建设导则(试行)》
中也明确提到
有条件的片区应沿重要开敞空间构筑观山视域廊道
构建“望山见水”的景观眺望系统
再现“窗含西岭千秋雪”的盛景
在蒲江县拍摄的贡嘎山。图据:蒲江县委宣传部
在这座雪山下的公园城市
只要视域无遮挡,全域都能看雪山
草树云山、千秋瑞雪的旷世盛景
“杜甫家的阳台”,只一眼,便轻松拥有
图据:钱虹辰
杜甫初遇成都时,曾这样写道
“我行山川异,忽在天一方”
山水交融的自然本底
是天府之国的千年遗泽
也是公园城市的筑城之本
图据:陈成
虽然远离大海,也没有大江大河
成都却因水而兴
2000多年前李冰修都江堰
从宝瓶口分出两支水道,名为郫江和检江
后人在郫江基础上改道
使成都形成了“二江抱城”格局
纵横密布的河道支渠
带给成都一派水城风光
流经成都第二绕城高速的锦江。图据:成都日报锦观
13世纪时
来自威尼斯的马可·波罗从元大都启程南下
翻越崇山峻岭,当他见到成都时感叹
“感谢上帝,在走过这么多险要的路程之后,
我见到了一座水城,
见到几丝与故乡相似的景象。”
夜游锦江。图据:成都市公园城市局
三年前
成都锦江公园正式启动建设
其总面积约33.8平方公里
核心区河道长约17.6公里
涉及7个区:郫都区、金牛区、成华区、锦江区、
青羊区、武侯区、高新区
成都锦江与沙河交汇处。图据:王熙维
锦江公园作为成都天府绿道
“一轴两山三环七道”体系的核心“一轴”
锦江公园在城市慢行系统和天府绿道体系中
占据着极其重要的核心地位
河流穿过市区。图据:周孟棋
截止目前
锦江公园规划的96公里绿道已基本贯通
其中68公里已完成景观提升
打造了6条滨水慢行街
新增滨水开敞空间7万平方米
滨河景观风貌逐步提升
“夜游锦江”已成为成都一张独特名片……
武侯区锦江公园音乐广场段。图据:王效
从“护城河”到“景观河”
再到如今的“都市滨水公园”
锦江公园正以崭新的姿态挺入3.0时代
图据:视觉中国
如果说锦江是千古以来成都的水之脉搏
那么如今成都东南西北的各色湖泊
则是点缀在城市上的珍珠
成都桂溪生态公园。图据:IC photo
对湖的热爱,成都人始终有之
古有摩诃池、桂湖、百花潭
今有青龙湖、南湖、江安湖、锦城湖……
青龙湖二期。图据:沈军
从雪山流下的融水,造就了兴隆湖
兴隆湖被看作是成都城南的“生态之肾”
每年春夏都有不少市民亲水散步
天府新区兴隆湖。图据: IC photo
到了冬季,上千只候鸟来兴隆湖越冬
据成都观鸟会对兴隆湖进行水鸟调查时
共记录到野生鸟类52种
甚至包括全球仅存500只的青头潜鸭
兴隆湖边的白鹭。图据:IC photo
2020年11月
成都认定了首批成都市重要湿地
包括新津白鹤滩湿地、都江堰天府源湿地
邛崃小南河石河堰湿地以及蒲江长滩湖湿地
总面积为876.49公顷
为夯实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生态本底
迈出了重要一步
图据:遇见都江堰
雪山、森林、湖泊、河流……
近看有质、远观有势、绿意盎然
山水之间,成都就是一座生态公园
彭州鱼凫湿地公园。图据:绿满蓉城
绿道为脉
2017年9月2日
成都天府绿道首期工程在玉石示范段开工建设
标志着天府绿道体系建设工作正式启动
16930公里天府绿道
是成都打造的全球最长绿道慢行系统
被称为“世界最长绿道”
图据:@奉龙Daniel
天府绿道全域规划形成“一轴两山三环七道”
其中规划区域级绿道1920公里
城区级绿道5380公里,社区级绿道9630公里
是成都建设世界最大公园城市的重要支撑
鸟瞰沙河城市公园绿道。图据:巴西铁
三年以来
随着珠连锦绣的天府绿道
三级绿道体系逐渐成网
贯穿全域、覆盖城区的
生态“绿脉”也逐渐形成
成都土溪河绿道。图据:沈苇
没有围墙没有门票
目前全市绿道累计建成4408公里
随时向市民和游客发出邀请
串联了城乡公共开敞空间
也丰富了居民健康绿色活动
图据:“天府文化”官方微信
2020年因无边泳池与旁边五岔子大桥而红
锦江绿道“创意天府”段江滩公园
早已成为“网红打卡点”
极速单车、光感攀岩、皮划艇、神秘岛、小火车……
绿地、游步道、智能游乐设施
每周都会吸引不分年龄段的市民前来游玩
三年来
锦城公园里的锦城湖、桂溪生态公园、
中和湿地、江家艺苑等多个特色主题园区相继开放
不仅给城市带来了生态湖泊、休闲绿地
也带来了世界顶级展览、亲子马术、
皮划艇、低空滑翔等新消费场景
图据:王进
以锦城绿道为例算了一笔“绿色账”
建成后,将形成133平方公里的生态公园、
20平方公里的生态水系、
24平方公里的城市森林、8条一级通风廊道,
同时保护35平方公里的基本农田
在公园城市建设中
成都以“绿道+”模式
推动“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图据:成都日报锦观
此外,成都将每年规划打造
1000条“回家的路”(上班的路)社区绿道
植入书店、花店、商店、咖啡馆(茶馆)
“三店一馆”基本设施
实现“绿道让生活更美好”的建设初心
构建完善“15分钟绿色生活圈”
天府绿道串联起“上班的路”和“回家的路”
串联起生产区与生活区
串联起旅游目的地和新消费场景
串联起城市美好生活
美好环境有了,人才也来了
公园便与产业、居民和谐共生了
公园为景
公园城市,城市公园
新时代的现代城市
公园和城市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关系?
追溯成都公园历史
最早可以到公元前4世纪
据《华阳国志》载成都最早的园林
为蜀王开明九世为其死去的王妃所建造
公元前310年
有张仪筑城北万寿池
隋灭周后
蜀王杨秀在成都城内凿摩诃池
后蜀皇帝孟昶在城墙上种植芙蓉树
直接将成都建成“东方花都”
……
两千多年来
成都园林呈现出两大显著特点:
一是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山体水性
二是四川文人墨客多
更强调精神性的造园
即“无园不文、因景成诗、因诗成景”
望江楼公园内部。图据:成都日报锦观
人民公园本叫“少城公园”
始建于1911年
是现代成都最早的公园
1950年才更名为“人民公园”
此后,成都开始大规模建造公园
杜甫草堂、百花潭、塔子山、望江公园等相继开放
望江夕照。图据:周孟棋
花城、水城、园林之城
于成都,一切水到渠成
2018年
成都启动“百个公园”示范工程建设
计划用3到5年时间陆续建成110个公园
截至目前完成56个
剩余54个项目正有序建设中
锦城湖公园。图据:成都发布
“百个公园”的打造上
将呈现出不同的类别和功能
充分结合本地的历史文化、地域特点
以及周边居住的人群来对公园的功能进行定位
尽量满足周边居住市民的需求
2020年12月8日,永安湖城市森林公园,一位市民在绿道散步。图据:王效
成都公园建设的速度有多快?
据说,有市民曾计划利用周末时间
探访成都所有的公园
4月之后她放弃了,并在朋友圈里留下一句话:
脚步太慢,赶不上公园的竞相开放!
天气晴好的青龙湖湿地公园,诸多晒太阳的市民。图据:成都发布
再来看一组数据对比:
1990年
成都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08平方米
到2020年
成都人均公园绿地已达14.9平方米
交子公园。图据:交子金融控股集团
新建的公园
已从根本上改变了“种树植绿”的传统建设理念
独到的园林设计和专业的品牌价值
大力引进世界前沿的时尚消费潮流和模式
使“景区化、景观化”得以实现
图据:极美成都
截至2020年8月底
成都实施“老公园·新活力”提升行动计划
加强了绿色开敞空间场景策划、景观设计
因地制宜植入高端消费场景、
宜居生活场景、新兴业态场景260多个
同时升级人民公园“鹤鸣茶社”“百花潭公园”“书香园林”
等50多个消费品牌
并建设“小农夫”体验活动中心、华侨城农博园
等30多个科普教育场景
人民公园鹤鸣茶社。图据:绿满蓉城
“公园城市”≠“公园”+“城市”
而是“园中建城、城中有园、城园相融、人城和谐”
成都究竟有多少座公园?
我们不需要一个确切的答案
因为,成都本身就是一座公园
人们不需要专程出门去寻找公园与风景
人们就生活在其中
2020年8月19日从龙泉山眺望市区,一道彩虹挂在空中。图据:王勤
人文为魂
上世纪90年代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了山水城市构想
“能不能把中国的山水诗词、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和中国的山水画融在一起,
创造‘山水城市’……”
成都的“公园城市”之美
自古都有大量的书写
杜甫说“竹光团野色,舍影漾江流”
李白写“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陆游念念不忘“剑南山水尽清晖,濯锦江边天下稀”
……
图据:钱虹辰
成都是国务院批准的
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背靠三千年深厚文化底蕴
今天的成都
要让文化的荣光不仅停留于笔墨
还要让人们能走入其中、感受其美
成都“两江环抱、三城相重”的天府锦城项目
意在塑造“公园城市”历史街坊
让传统老街孕育出的
“老成都、蜀都味、国际范”的新场景
春熙路商圈重现“成都十二月市”
唐代诗人陆游《梅花绝句》写道:
“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成都沿河打造两岸约20里长的寻香道
正是天府锦城“八街九坊十景”中“八街”之一
起于蜀都大道十二桥,止于二环路清水河大桥
以“梅花”为特色主题
沿途的青羊宫、散花楼、杜甫草堂……
串联起天府文化“精神家园”
2021年
在成都2021年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前
“八街九坊十景”体系将基本呈现
“两环八线十三片”的街巷游线体系也将基本形成
↓↓
沿着少城寻香道
体验“最成都”的生活场景
宽窄巷子。图据:@叶青
漫步春熙路-太古里
感受时尚都市潮流消费场景
图据:成都商报
穿越透过华兴街-四圣祠街
寻旧城记忆、品市井百态……
四圣祠老街。图据:@红色的曼彻斯特
根据
《成都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规划建设导则(试行)》
成都打造6种公园社区
其中人文社区将结合历史文化遗产、
历史街巷、建筑遗址、古驿道等历史文化资源
打造公共开敞空间
以绿道、水网为载体,串联大遗址和古驿道
彰显成都水文化、古蜀文化以及商贸文化
铁像寺水街。图据:“成都高新”官方微信
“未来,当我们说起公园城市的时候,
它不光是一个自然的公园,也是一个人文的公园。
我也看到了成都在这方面所做的努力,
比如成都在社区发展治理上是走在前列的。”
中央党校督学、教授、博导乔清举评价
天府新区麓湖公园社区
2020年10月
《?望东方周刊》出炉了一组
关于《成都: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报道
其中评价到:
“成都所打造的美丽宜居公园城市,
其实也是开放包容的生活城市。”
天府芙蓉园。图据:极美成都
绿水青山
青山绿道蓝网,巴适安逸和美
城市有机生命体多元且复杂
而成都的应对之道是:
让城市自然有序生长
是筑城聚人之根,是美好生活之本
2019年12月
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
国家信息中心等机构共同发布的
《中国人类发展报告特别版》中
成都公园城市建设案例
被选为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城市发展典型成功经验
2020年9月30日
成都申办2024年世园会
获一次性全票通过
联合国人居署全球解决方案司司长
拉夫·塔兹在视频致辞中表示
公园城市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必将使成都承载更多的绿色价值和全球目光
桂溪生态公园。图据:天府绿道
“十四五”期间
成都还将构建以大熊猫国家公园
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实施龙门山生态修复和龙泉山增绿增景
建成1万公里天府绿道和1000公里“天府蓝网”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0%以上
大熊猫国家公园。图据:绿满蓉城
成都建设公园城市
360度无死角
这幅巨大的新时代版《蜀川胜概图》中
放大任何一阵帧,都经得起推敲
什么是“公园城市”?
用住建部城市设计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朱子瑜
的一句话来形容:
“把城市轻轻放在大自然中”
图据:易驰
成都打造绿水青山、建设公园城市
将形成以绿色为底色
以山水、公园为景观、以绿道为脉络
以人文为特质、以街区为基础的
人城境业和谐统一的新型城市形态
经过三年的创新实践
公园城市已成为成都最显著的品牌标识
让市民在绿道中漫步骑行、在碧波旁惬意游玩
慢下脚步、静下心来、亲近自然
畅享蓝天净土、绿水青山
图据:极美成都
成都建设公园城市
并不是要对标新加坡
也不是要对标纽约
成都,将成为其他城市对标的对象
为全球城市提供一份“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