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只记今朝……
1990年,香港影片《笑傲江湖》首映,剧中由黄沾作词作曲的主题曲《沧海一声笑》,火遍全国。
同样在1990年代,泰山特曲和稻花香进入广东,并先后成长为广东中档白酒霸主,各领风骚三五年之后,又从顶峰滑落。
有经销商向云酒头条表示,2019年的广东中档白酒市场,泰山特曲在主流渠道踪影难觅,稻花香市场份额仅为巅峰期的30%。
白酒双雄,上演了怎样的岭南沉浮启示录,浮沉随浪,留下哪些启示?
泰山现象
1998年,山东泰山生力源酒业携手东莞华盛实业有限公司(简称东莞华盛),推出泰山特曲广东专供系列,开启一段辉煌。
东莞华盛依靠代理金威啤酒、健力宝、可口可乐起家,在广东有健全的销售网络,当时正寻求转型。而彼时的泰山生力源酒业也谋求进入广东,双方一拍即合。
拿到泰山特曲广东代理权,东莞华盛酒业迅速完成了产品、渠道、市场、营销等布局。
在产品上,针对广东消费者习惯喝低度白酒,公司主推33度的泰山特曲低度系列,终端零售价35-38元。
在渠道上,首先启动餐饮渠道,以餐饮带动商超、流通、名烟名酒店。
在市场上,依托东莞华盛原有饮料渠道,公司在广东19个地级市设立办事处,全省配置50台车辆,气势先声夺人。
在营销策略上,强调“以质量为根本、以网络为基础、以服务为核心”,做好餐饮终端服务,并率先大规模推出收瓶盖费、给服务员送礼品等。
原泰山特曲代理商张兵(化名)回忆,1998年,广东人刚刚完成从喝米酒到喝曲酒转变,酒类流通还处于计划经济末期,泰山特曲渠道下沉、直扑终端的打法,耳目一新。“特别是卖一瓶酒收3元瓶盖费,还给餐饮服务员送口红、丝袜,让部分服务员卖酒收入超过工资,极大调动了其销售泰山特曲的积极性”,张兵表示。
1998年双方牵手,2000年泰山特曲全省销量突破100万箱。随后市场稳步增长,最高峰时销量突破300万箱,泰山特曲摘取广东中档白酒王冠,泰山生力源酒厂也因为和东莞华盛独特的厂商股份合作关系,被誉为行业“泰山现象”。
不过,自2005年起,泰山特曲在广东遭遇“七年之痒”,市场收缩下滑。具体表现在:
首先,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泰山特曲产品升级换代乏力,产品终端价终维持在30多元,价格体系基本透明,商家赢利困难。
其次,市场竞争环境生变。如果说1998年率先到餐饮终端收瓶盖费是先行者,2006年各酒企早已渠道下沉,餐饮市场成为红海,收瓶盖变成“标准动作”。
第三,品牌建设缺位。泰山特曲上市之际,打出“泰山特曲、实实在在”广告语,吸引了大量的打工群体。但品牌升级不够,在广东逐渐成为中低端白酒代名词。
2006年,泰山特曲在广东达到峰值后开始下滑。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泰山特曲在珠三角主流市场占有率很低,已经基本被边缘化,“泰山现象”成为一段回忆。
稻花凶猛
泰山特曲在广东如日中天之际,鄂酒军团中的稻花香,也在暗中蓄力。
稻花香进入广东很早,1999年前后即开始市场运作,但因投入有限,并不引人注目。
2003年起,稻花香相继开启“金网工程”,做到“乡镇喇叭响、村村大铺市”,体现出极强的市场“抢逼围”风格。而“大招商、招大商”,特别是招募业外资本加盟,成为稻花香快速崛起的重要推手。
2003年,稻花香酒业派出调研组,到广州、深圳、东莞调研,最后在东莞和一家业外资本签下首单1000万的大单,名噪一时。厂家侧重线上传播和品牌打造,市场主要交给大商运营,这一模式吸引了大批商家加盟。
2008-2009年,稻花香“大招商、招大商”达到高峰。2009年,尽管遭受金融风暴冲击,稻花香仍在广东回款6.6亿元,占酒业公司总回款的26.54%,同比增长37%。经过10年拼搏,稻花香终于登上广东中档白酒王座。
盛极而衰,2012年左右,稻花香市场占有率开始下降。
一是稻花香采取“大招商、招大商”策略,尽管吸引了一批大商和业外资本快速做大体量,但过多的开发品牌,无疑稀释了稻花香主品牌价值。
二是稻花香主销产品珍品一号升级换代缓慢,48元的终端价保持多年,价格体系已经透明。尽管稻花香先后推出珍品二号等,效果并不明显。
三是稻花香在广东市场厂商、商商矛盾频发,稻花香在广东曾经有4大运营商,都在代理稻花香系列,主销价格也基本相同,彼此血拼。厂商之间也多次因为市场政策、投入、费用核销冲突,加上百年糊涂等的冲击,稻花香业绩开始下滑。
有业内人士表示,2018年,稻花香广东营收2亿左右,约为其巅峰期的30%。
与泰山特曲不同的是,目前稻花香在珠三角主流市场还占据一席之地,但已经有被劲牌旗下毛铺苦荞酒超越之势。假以时日,广东鄂酒第一的名号,很可能易主。
巅峰跌落,祸兮福兮
对于泰山特曲和稻花香先后称王,又相继巅峰跌落,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跌落并非完全失败,需要客观公正分析。
张兵表示,泰山特曲成功,首先是得风气之先和营销创新。1999年广东中档白酒进餐饮、收瓶盖费的只有“古绵纯”一家,东莞华盛依靠原有饮料渠道,快速完成市场布局直插餐饮,极大收割了市场红利。
2006年以后,白酒竞争环境骤变。作为大商运营的泰山特曲,短板凸现:
首先是品牌建设严重滞后。经销商公司运作市场,往往强在“销”弱在“营”。高峰时期,东莞华盛为泰山特曲年均投入广告费2000万元,依然没有打造出一个让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品牌。泰山生力源酒厂,也不能说没有责任。
其次是产品升级失败。2006年后,东莞华盛也推出泰山特曲6年陈酿,终端价60-70元,但一直没有做起来。
“经销商运作市场,品牌不是自己的,肯定要比厂家保守”,有熟悉泰山特曲的行业人士表示,一旦市场下滑商家往往减少投入,这又容易引发连锁反应,投入越少市场下滑越快。
与泰山特曲不同的是,稻花香品牌打造一直由厂家打造,其动荡更多来自市场调整。
有稻花香经销商表示,稻花香酒业一向追求高度增长,2005年集团高层要求酒业公司市场规模突破10亿元、2006年突破15亿元、2007年突破25.2亿元,年均增速不低于50%,油门几乎踩到极限。
“为此,招商回款成为酒业公司首要任务。甚至个别人员为让经销商打款,夸大承诺,导致了厂商矛盾一度较多,业务团队流动性也很大。”有经销商表示。
还有业内人士分析,由于厂商都出现急功近利情绪,过于注重短期利益,导致渠道整体缺乏长远规划。
与销量快速飙升相比,稻花香品牌建设和产品升级迟缓。其崛起主要依靠终端“抢逼围”,营销同质化很高。当百年糊涂推出终端68-88元主销产品,加大市场投入后,徘徊在48元的珍品一号承受了极大压力,珍品二号又没有接上,最终将广东中档白酒王者宝座让出。
不过,尽管泰山特曲和稻花香先后走下广东中档白酒王位,但依然在顺应市场,积极调整。2015年以来,稻花香已经对广东经销商进行了整合,终端价78元左右的珍品二号成长为主销产品,2019年上半年,销量同比快速增长。
相比于稻花香回暖,泰山特曲尽管不复当年之勇,但厂商依然保持股份合作,东莞华盛还推出了百元以上产品,试图破冰高端。
作为曾经的广东白酒双雄,泰山特曲和稻花香都以区域强势品牌身份,在中国白酒高地广东打下一片天地,其中的成败得失,值得后来者学习和借鉴,这才是酒业应有的心态。
正可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