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条“丝路高铁”开启“一带一路”建设新速度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3-12-10 12:11

文字放大

文字缩小

分享: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微信

更多分享

3

西铁局供图

7月9日,宝兰高铁首趟列车始发仪式在西安北站举行。(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张鑫摄)

7月9日8时,随着首趟动车组列车——西安北至兰州西D2651次列车缓缓驶出西安北站,宝鸡至兰州高铁正式开通运营。

至此,几千年来从古丝绸之路起点陕西西安,向西2300多公里一直到新疆乌鲁木齐的“驼铃古道”,被“丝路高铁”取代。

开行动车组列车33对 自带“网红效应”

宝兰高铁自宝鸡南站引出,接入兰州西站,全线共设东岔、天水南、秦安、通渭、下小岔、定西西、榆中及兰州西8个车站,运营时速250公里。开通初期,西安铁路局将安排开行动车组列车33对,其中,西安北站始发动车组19对,平均每22分钟1趟,西安至兰州的运行时间将由8小时缩短至3小时左右。

宝兰高铁一亮相便成了自带“光环”的丝路“网红”:“大漠孤烟直”西部风情无限,“驼铃古道丝绸路”千年人文传承,“葡萄美酒夜光杯”美食挑逗味蕾。而说起这次抢票,真正比得“眼明手快”的内功!6日16时,宝兰高铁各次动车组列车车票开始预售。西安北至兰州西一等座车票231.5元,二等座车票为174.5元。预售开始不到2个小时,首日开行的各次动车组列车车票就已基本售罄。

首条“丝路高铁” 开启“一带一路”建设新速度

公元前140年,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以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丝绸之路”,中原文明通过“丝绸之路”迅速向西域各国传播。两千多年后,一条东起陕西、西至新疆,贯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宝兰高铁,横跨在祖国的版图上,连通了丝路沿线的西安、宝鸡、天水、兰州、西宁、乌鲁木齐等多个主要城市,形成了新“丝绸之路”上的高速通道。宝兰高铁的建成通车,大大缩短了西北地区与中部地区的时空距离、将促进东、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增强我国与中亚国家的互联互通,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宝兰高铁的开通,可以将高铁沿线的兰州、定西、天水纳入西安三小时经济圈范围,推动沿线城市之间的协同发展,进一步增强西安在西北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陕西省社科院专家张宝通表示。

收官之作 陕西“大米字”高铁网中心地位突显

在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十三五交通发展规划中,作为全国八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的西安,将会拥有郑西、大西、西宝、宝兰、西成、银西、西延、西武、西渝9条高铁。西安以一个显著的正楷“大米字”型高铁网位于祖国的最中间,将成为高铁直达全国省会城市最多,覆盖范围最广的高铁中心枢纽。

未来,西安还将加强高铁综合枢纽建设,形成以西安站、西安北站、新西安南站、西安东(纺织城)站为主要客运站,阿房宫站为辅助客运站的“四主一辅”客运格局,进一步加强中心枢纽作用,陕西发展也将开启高铁模式。

用科技之力突破“盲肠”路段

在宝鸡火车站旁,一座“宝天铁路烈士纪念碑”静默矗立。这座纪念碑是1952年为了纪念修建陇海铁路宝鸡至天水段牺牲的56名烈士而建。

陇海铁路宝兰段是今天宝兰高铁的前身。其中,宝鸡至天水区间是整条铁路地质最复杂、环境最恶劣的一段。它所经过的秦陇山地坡陡沟深,南有滔滔渭河,北有悬崖峭壁,被称为陇海铁路的“盲肠”地段。

2012年宝兰高铁开始修建,同样的难题也困扰着新一代的铁路建设者。“宝兰高铁主要线路经过黄土湿陷性最强、滑坡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宝兰高铁项目设计总工程师郭俊奇说。

在兰州市榆中县,一列崭新的高速列车稳稳驶过“湿陷性黄土”区域。中铁十四局宝兰项目经理邱智勇介绍,这里的湿陷性黄土地质厚度达30米,极易出现沉降变形,对路基填筑和地基沉降控制标准有很高的要求。

“项目成立科技攻关组,并与多所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联合,最后确定采用‘自进式无排土无振动挤密器’施工方案,成功降服湿陷性黄土地质。同时,我们采用了沉降观测信息化监测技术,每天测量的数据实时上传至监测平台,技术人员通过手机就能及时掌握沉降信息。”他说。

渭河特大桥全长2263.8米,先后跨越陇海铁路、207省道、麦甘公路等,是全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之一。其转体箱梁是西北地区铁路立交跨度最大、转体重量最重的桥梁转体工程。

为确保桥梁转体成功,中铁十二局建设者分别在两个墩承台内设置上下转盘,在下转盘施工中采用“分层浇筑”方案,并采用“分部吊装、逐层定位”方法,最终上万吨桥梁转体分毫不差。

用高速“动脉”打通丝路通道

6月17日,来自丝路沿线17个国家的留学生登上了西安开往兰州的动车,提前体验了一把乘坐宝兰高铁的舒适与便捷。

“以前我曾经从西安去兰州,普通火车大约要9个小时,高铁只要约3个小时,真是既快捷又方便。”坐在试运行高铁上的哈萨克斯坦留学生白帆,一边惊叹于“中国速度”,一边希望自己的祖国也能修建起高铁线路,提速发展。

宝兰高铁与历史上曾经辉煌一时的古丝绸之路高度重合。过去沿着古丝路,从西安到乌鲁木齐,驼队要花费数月时间。随着时代变迁,古丝路早已不闻驼铃声,人们依靠普速列车行走这条道路耗时仍需以昼夜计算。

进入新世纪,古丝绸之路沿线道路通行条件不断改善,公路率先进入高速时代,从西安到乌鲁木齐已经通过连霍高速实现了全程高速连接。

2013年,西安至宝鸡高铁开通运营。2014年,全长1776公里的兰新高铁开通运营。至此,西安与乌鲁木齐间的古丝路,仅剩宝鸡至兰州段尚未开通高铁。

如今,贯通的“丝路高铁”带来的是出行时间的大大缩短。西安与兰州间将从7个小时缩短到3个小时;兰州到北京由约17个小时缩短到8小时左右;兰州到上海由约23小时缩短到约9小时。

宝兰高铁开通运营,可以极大释放“一带一路”铁路运能。“随着宝兰高铁的开通,一部分客流和客车都会分流到高铁上去。如果从陇海线上每腾出一对客运能力,可能就能开两到三列货车,每趟货车一年能够腾出100万吨运力。”西安铁路局副总工程师徐建根说。

既是扶贫路,又是旅游路

通渭,终于“通”了!

地处黄土高原的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是甘肃最贫困的县之一,贫困面高达18.2%。过去这里最好的道路是一条二级公路。随着宝兰高铁的开通,通渭告别了不通火车的历史,通过高铁与北京、广州、杭州、长沙、武汉等大城市连在一起。

“今后在家门口就能坐高铁去广州了!”55岁的通渭人王亚东告诉记者,他的儿子和女儿在广州工作,每年他和爱人都去广州过年,但路途的遥远、劳累让他们苦不堪言。

“过去不管坐飞机还是火车,都太折腾。坐火车的话,得半夜赶到定西火车站,然后再坐36个小时。乘高铁,时间一下缩短到11个小时。”王亚东说。

宝兰高铁开通后,每天停靠通渭的列车有18对。通渭县扶贫办主任王想雄说,通渭外出务工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一半以上,每年有10万人次以上外出打工。高铁时代到来,通渭人外出打工方便多了!

宝兰高铁,既是一条扶贫路,又是一条旅游路。

7月2日,宝兰沿线城市市长及旅游部门负责人齐聚兰州,商议打造宝兰线全域旅游共同体、合力打造黄金旅游线路和品牌。随后,宝鸡、天水迅速推出持高铁票享受门票、住宿优惠的措施。兰州铁路局把从兰州至徐州的高铁列车打造为丝路文化旅游列车,甘肃境内丝路沿线城市的美景通过精美的照片和旅游手册展现到车厢。

通渭县旅游局工作人员闫生龙说,通渭有温泉、榜罗会议遗址等知名景点,游客集中在周边200公里内。宝兰高铁让通渭与西宁、西安的时间从五六个小时缩短至两个小时,“一日游半径”扩大到五六百公里。

资料链接

1.西安北站

西安北站,于2011年1月11日建成投用,是目前世界上站台规模最大的高铁车站。建站初期,当时只有郑西高铁开通运行,车站日均发送旅客仅有4000余人。而截至今年7月5日,6年半时间,西安北站累计发送旅客1368.4万人,日均7.3万人,日均旅客发送量较建站初期增长18倍多。乘坐高铁,从西安出发,可抵达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以及20个省会城市,形成了以西安为中心的1-8小时高铁“城市生活圈”。

2.古丝绸之路第一桥

西北地区最大的动车组检修基地——西安铁路局西安动车段,位于陕西西安未央区草滩八路。2012年4月初,考古专家在这里发现了三组七座距今两千多年的秦汉时期古木桥,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座长达880米,在汉代时曾是全世界最大的桥,堪称“古丝绸之路第一桥”。这座秦汉古桥,见证了汉武帝公元前138年派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也是汉匈关系、中西方交流等众多丝路事件的活化石。今天,宝兰高铁开通后的首趟西安至兰州西D2651次动车组列车,在西安动车段检修库内检修完毕,就是从“古丝绸之路第一桥”遗址开出,一路西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