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关注】26个万亿城市,新年怎么干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4-02 04:50

甲辰龙年应该怎么干?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节假期一过,全国各大城市纷纷以全市大会、走访调研或发布重要文件等多种方式,按下新年拼经济抓发展的启动键。

作为中国经济的顶梁柱,26个万亿GDP城市占全国经济比重已接近四成。无论是基于全国格局,还是立足各自省域,这26个城市无疑都承担着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任。

新的一年,全国26个万亿城市准备怎么干?市委书记们都关心啥?这一切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考量?

秋冬之季,合肥政务区五彩缤纷。王牌 摄(安徽图片网)

01

元年

GDP万亿城市,在中国经济版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目前,“万亿俱乐部”成员已达26个,其中既有上海、北京、深圳、广州等“老资格”,也有烟台、常州等2023年加入的“新面孔”。

春节之后的“全市大会”,被视为观察各个地方发展方向的重要窗口。26个万亿城市,就有26场重要会议或重大活动。尽管形式不一,但彼此之间却存在一定关联。

这26个城市分布在全国大江南北,但在不同区域、不同会场,有些关键词却保持着相当高的“出场率”。大会主题中,出场率最高的数“新质生产力”,其次是“营商环境”,还包括生态环境、现代服务业、招商引资等相关主题。

全国26个万亿城市的“全市大会”中,几乎都提到了“新质生产力”,其中有9个城市将大会主题确定为“新质生产力”,占比34%。有媒体将2024年称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元年”。

不过,基于地方差异,各个城市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方法与路径有所不同。

新质生产力,起点是“新”。作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北京、合肥都把科技创新摆在了重要位置。

今年,北京将充分发挥首都优势,推动形成符合首都定位、彰显创新优势、厚植绿色底色、深化区域协同、充满发展活力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格局。关键是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重点发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量子信息、机器人等未来产业。

全面贯通创新链、布局产业链、集成政策链,素有“科创名城”美誉的合肥,提出了奋力打造新质生产力全国重点城市的发展目标,努力以新质生产力开辟高质量发展新境界。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首要一条就是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合肥将集聚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打造高标准未来大科学城,构建高效能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更加注重培养“独角兽”等高成长性企业,加快打造科创“双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科技创新中心。

合肥未来大科学城夜景。全媒体记者 张大岗 摄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科技创新中心,也是西安的一大特色亮点。今年,西安将把高质量建设“双中心”作为立市之本,强化“秦创原”牵引带动作用,多点发力推动“双中心”建设实现实体化运行、实质性进展,全面提升国家中心城市综合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武汉是国家批复建设的全国第五个科技创新中心。自2022年开始,武汉已连续3年召开科技创新大会。今年,武汉提出,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城市发展主导战略,扎实推进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新质生产力,关键在“质”,落脚在于“生产力”。

2023年,广州重回GDP第四城,展现出经济的韧劲。今年,广州将“二次创业”再出发,提出把握“先进生产力”这个本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向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

从摩星岭眺望广州。(图源:广东发布)

作为江苏两大经济重镇,南京、常州紧紧围绕自身产业特点,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对比江苏其他城市,从2023年经济数据来看,南京制造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因此,南京突出“新型工业化和产业强市”,注重构建贯通式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努力使新质生产力成为最强城市IP。

新能源产业是新晋“万亿俱乐部”常州的支柱产业。常州则提出坚定不移推进新能源之都、“两湖”创新区等发展重点,不断开辟高质量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

02

是环境,更是文化

营商环境,一直是“新春第一会”的热门话题。26个万亿城市中,有7个城市将大会主题定为“营商环境”,并且打造各自的特色品牌。

作为万亿城市的“龙头”,上海提出,通过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吸引和集聚海内外一流企业,向世界释放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信号。为此,上海将树立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把“店小二”这个品牌擦得更亮,真正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

苏州,被誉为中国地级市的天花板。2023年春节刚过,苏州就因组团出海抢订单而引爆朋友圈。因此,“外向型”是苏州营商环境的一大亮点。今年,苏州将大力护航企业出海,支持企业赴境外参展办展、拼抢订单,并进一步打响“苏州最舒心”服务品牌。

苏州的夜景。(图源:苏州发布)

与苏州同属江苏省的南通,选择从“机关作风建设”入手。今年是南通“机关作风建设提升年”“营商环境提升年”,南通将打造“一诺千金”的诚信政府品牌,以讲诚信守契约赢得企业口碑、吸引企业投资。

今年已是成都连续两年以新春首会的方式,聚焦优化营商环境主题。与其他城市相比,成都更注重办事服务的便利程度。今年,成都将对“12345亲清在线”进行提能升级,还发布了“蓉易享”“蓉易贷”“蓉易诉”“蓉税乐企”“蓉易用”和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证明实施方案等六大创新应用场景。

与成都类似,郑州提出,以一流营商环境、政务服务加快打造“投资郑州”品牌,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转型发展、开创新局夯实基础保障,努力做到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

关于营商环境的顶层设计,福州、泉州极具地域特色。福州提出,坚持尊商、敬商、重商、爱商传统,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努力打造“近悦远来”的一流营商环境。也希望侨商侨胞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凝侨心、汇侨智、聚侨力,为家乡建设助力添彩。

泉州瞄准的是民营经济。作为“晋江经验”的诞生地,泉州是中国民营经济最早发源地之一,也是民营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泉州打出了“长情陪伴”的概念,提出推动“法治护企”“政策找企”“泉心泉意帮企”“万名干部进万企”。

与其他城市相比,合肥更注重营商环境与新质生产力之间的关系:一流营商环境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有力支撑和重要保障。合肥将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要求,加快建设安徽(合肥)创新法务区、营商环境改革创新示范区,力争营商环境指标全部跻身全国先进。

营商环境是环境,更是文化。合肥将塑造一种包容文化,树牢“不怕错投,就怕错过”的导向,拿出“只要值得,一定舍得”的诚意,包容“大胆试出的风险”,力避“不干事只求保险”,持续推动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

合肥高新区风景。全媒体记者 何希斌 摄

03

风向标

透过全市大会这个风向标,可以窥见不同城市的发展路径。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曾经,深圳这样一句口号响彻全国。三天一层楼,更是让世界知道了“深圳速度”。今年,深圳再提“时间”:跑起来、抢时间、争一流,以快节奏赢得快发展。

时隔40年,深圳的视野更加开阔。深圳提出,站在全国看深圳、放眼全球看湾区、着眼未来看现在,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依靠改革、开放、创新推动工作推动发展,全力推动深圳各项事业闯出一片新天地。

2023年,杭州迎来一个个“高光时刻”:成功举办亚运会,GDP突破两万亿……高光之后,杭州又该怎么走?

年初,Sora大模型的“横空出世”,让“数字之城”看到了机遇,也看到了冲击。新春第一会,杭州市委主要领导两次提到Sora大模型,以此说明抢抓机遇、加快改革的重要性。

今年,杭州将“深化改革、强基固本”确定为大会主题。深化改革,重在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障碍、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强基固本,重在补齐影响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再造坚实可靠基础支撑。

东莞城市风貌。(图源:东莞发布)

“能否抓住又一次科技变革,对于东莞未来发展尤为重要。”无独有偶,东莞市委主要领导也借助Sora大模型来形容重大科技变革、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

为此,东莞提出,不断擦亮“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城市底色,以扩大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为重点,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与全国其他地方不同,镇村经济是东莞的特色和优势。今年,东莞还将以“百千万工程”为总抓手,推动镇村经济活力再造。

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需要不断调整生产关系。深化改革的内在逻辑之一,就是调整生产关系。

改革攻坚,成为合肥今年的一个重点。敢闯敢试、先立后破,合肥将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抓手,优化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完善要素保障、场景创新、亩均效益等工作机制,迭代升级股权投资、创业投资,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当经济进入到后工业化阶段,城市群建设带来的集聚效应就显得更加重要。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西南重镇重庆的一号工程。今年,重庆提出,要唱好“双城记”,打造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动力源,更好在西部地区现代化进程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加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此次,重庆在推进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就明确了一项重要任务:在建设新时代国家战略腹地核心承载区上实现新突破。

国家战略腹地与双城经济圈建设,将成为重庆今年的重中之重。

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设,就给天津发展带来重大机遇。为此,天津提出,把北京科技创新优势和自身先进制造研发优势结合起来,加强科技创新协同和产业体系融合,有效贯通区域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人才链,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科技+产业,也是佛山要走的路。据当地媒体报道,作为制造业大市,佛山传统产业块头大,新兴产业尚未成长为支柱力量,科技创新能力滞后于产业发展,产业形态需要进一步优化。

如何破题?佛山列出三个重点:重在产业转型,沿着装备制造、泛家居等产业链条,坚持技术改造、数字化改造等各项改造;重在动能转换,用高端技术、先进装备、绿色工艺、创意设计赋能大众化产品;重在成果转化,打造一批连接科研与产业、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中试平台,裂变一批“专精特新”企业。

04

第一棒

不负春光,跑好开局“第一棒”。

一开年,全国26个万亿城市就释放出“拼经济”的强烈信号。具体怎么拼?答案就在这些“热气腾腾”的大会中。

没有哪个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化,可以脱离服务业现代化而实现。国际经验表明,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国家和地区,服务业占比至少要达到65%左右,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占比至少达到40%。

“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是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必然要求。”青岛将大会主题确定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融合”是现代服务业的特质。一手抓先进制造业,一手抓现代服务业,作为国家首批“两业融合”试点城市,青岛向十个重点领域发力:现代金融业、现代物流业、科技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现代商贸业、会展业、人力资源服务业、检验检测认证业、商务服务业、文化旅游业。

无锡城市夜景。(图源:无锡发布)

十年磨一剑。“太湖明珠”无锡一如既往地重视生态环境,今年已是连续九年以“新春第一会”的方式研究部署生态文明建设。

太湖、滆湖、蠡湖水量充沛,古运河无锡段千年不淤。借助独特的山水资源,这座传闻起源与《山海经》相关的城市,立志唱响现代版“山海经”。

“更要高水平发挥好生态资源优势,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赋能。”无锡提出,要更加自觉地把生态文明建设尤其是新一轮太湖治理,摆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无锡新实践的突出位置。

“招商引资一号工程”是长沙今年的热词。此次,长沙将招商引资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推动在建项目“能快则快”、谋划项目“实之又实”、招引项目“质效双升”。

长沙还制定了今年招商引资目标:引进投资额10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8个、50亿元以上项目12个、10亿元以上项目30个,引进三类500强企业投资项目30个以上,湘商回归新注册企业120家以上。

同时,加速布局一批人工智能、全球研发中心、现代服务业项目,新引进对非贸易标志性项目20个以上、外资标志性项目9个以上。

城市发展,项目为王。今年是济南“项目深化年”,济南提出,扭住“项目深化年”这个“总牵引”,全力推进项目谋划建设提速加力。

山东省“新春第一会”召开后的第二天,济南就对“开放”和“招商”进行了针对性安排。招商引资、拓展外贸市场、稳住外资外贸基本盘等,成为济南高频词。

烟台是山东省第三个万亿城市,也是我国北方地区首个破万亿的地级市。今年,烟台将做足“海文章”。烟台提出,打造奋进向海图强、港产融合的蓝色之城,让“烟台味道”丰实中国饭碗,让“烟台制造”扬威大国重器,让“仙境海岸、品重烟台”享誉海内外。

城市发展,人才是根基;拼经济,关键靠人才。

“人的因素是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人才优势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优势,人的现代化是最核心的现代化。”宁波提出,以“大人才观”广开育才、引才、聚才、识才、用才、护才之路。

宁波城市风貌。特约摄影师 许海军 摄(图源:宁波发布)

今年,宁波将集中建设三支队伍:高素质干部队伍、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和企业家队伍、高素质劳动者队伍。

精准把握“新质”要求,提高干部“素质”能力,打造符合新质生产力要求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这也是合肥的努力方向。

当然,大会释放的信号再多,也仅仅是发令枪,关键还是付出行动。正如合肥所提出的,方向正确就义无反顾地闯,方法对头就坚持不懈地干。

一路向前,梦想必定照进现实。

原标题:《【今日关注】26个万亿城市,新年怎么干》